第21章 玄之又玄 (第2/2頁)
行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強大加深了認識。
“嘿嘿,哥們可是會沾衣十八跌,片葉不沾身,借力打力,隔山打牛”,說著擺出一個葉問詠春的起手式。
本來就是想耍帥,也許是另一個世界的記憶太過深刻,詠春的起手式學得七七八八。
當他擺出起手式的時候,由於玄真李氏太極拳對身體的改造,自然而然就做到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
一種融於大地的感覺從支撐腿生起,全身如抱圓。
此時無論對方如何進攻,他都能輕易使出掤、捋、擠、按、採等勁道。又好似馬大師,可以使出接、化、發的力道。
這種拉開架式就能調動身體勁力的體驗,讓李元知道電視裡那些各派對打前擺架式的行為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他實際的意義。
如果猜想正確的話,各派的起手式其實是為了快速凝聚氣力。
李元的姿勢雖然很隨意,但是放在不懂武功的陳兵眼裡,卻是另一番感受。
本想衝上去蹂躪一番,但是一眨眼,面前的人好似變成一座小山,巋然不動,另有一股特別難受的感覺。
好似猛虎注視,又似毒蛇吐信,讓他不由自主後退幾步。
其實這是一種精神威壓,初級的玄真李氏太極拳就體現出了與眾不同,那就是有了精神威壓。
而這裡面唯一的不同就是“玄真”二字。
道教對“道”境的稱謂,又名妙真。名源於玄妙真咒,玄不可知,妙不可言,謂之玄真,謂之妙真。
這個《道德經》開篇的論述也是同樣的道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大致意思是,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也如佛教《心經》裡的一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裡的“空”就是指的“無”,“色”就是指的“有”。
就像是宇宙的誕生,是從一個“極點”發生爆炸,然後快速擴張,慢慢形成星雲、恆星、行星等各大星系。
那一天,這個宇宙被黑洞吸引,會不會又會恢復為“無”。那黑洞的另一面是不是就是“有”。
而“玄真”就是道,就是本源。
“艾瑪,差點被自己繞糊塗”,李元收起架式,用雙手搓了搓面頰。
所有的念頭也就是一剎那,李元收起架式,陳兵心思反而有點恍惚,懷疑剛才的感覺是否真實。
揉揉眼睛,再次凝視李元,就TM一個小屁孩。
-------------------
今天一直忙,抽空寫了一章,晚上的時候再改錯,請書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