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檬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樓昌有些猶豫,顯然並不是太情願開口。
樓緩見狀不由喝道:「逆子何其愚也!當今天下唯秦國方能一統,我樓氏何必死抱著那趙國不放?若皆如爾一般短視,則我樓氏覆滅在即矣,還不速速道來!」
樓昌糾結半晌,還是嘆了一口氣,將今天龍臺會議之上趙國君臣們的計劃和內容和盤托出,隨後道:「父親,以兒之見,長平一戰,趙未必不能勝秦也。父親一力損趙而益秦,若被大王察知,則我樓氏危矣。」
樓昌的擔憂是有理由的,畢竟現在樓氏的根基全在趙國,一旦被趙丹發現樓氏暗中勾結秦國的話,那麼少不得要落一個被滅滿門的下場。
對於樓昌的擔憂,樓緩只是哼了一聲,看上去顯然有些不以為然:「秦國乃天下霸主也,且又得魏燕之助,這趙國如何能勝之?爾多慮也。既然那趙王丹不願求和於秦,則吾這便迴轉鹹陽,將此中一應事宜告知與秦王。」
頓了一頓之後,樓緩又叮囑樓昌道:「爾在此務必要多多收集趙國之情報,並使人送往鹹陽與吾。如此待秦國一統之時,便是我樓氏崛起之際,爾可明白?」
樓昌點了點頭,道:「兒知之矣。既如此,那兒便命人送父親一程吧。」
樓氏父子計較已定,隨後便一起離開了這座大廳。
第62章 燕國風雲(一)
在戰國七雄之中,燕國是一個很神奇而且另類的國家。
萬年受氣包,這應該是對燕國比較準確的定義。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燕趙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於是「慷慨悲歌」這四個字似乎就成為了之後數千年中燕趙之士的代名詞。
但是如果把燕和趙分開來並細細研究其歷史,那麼就會發現趙國的歷史波瀾壯闊殺伐四起,的確當得起慷慨二字。
而燕國嘛……除了在五國伐齊的時候雄起了一次,其餘大部分時間基本上是都在悲歌了……
燕國的疆域在三國時代又被稱為幽州,也就是後世的京津唐以及遼東半島。
在這個年代,這裡的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尤其冬季更是冰天雪地路途難行,在夏商兩朝之時屬於流放之地。
直到周武王姬發伐商建立西周王朝之後,姬發將自己的弟弟召公姬奭封在此地,燕國由此而建立,這片大地才開始迎來了文明的曙光。
依照戰國七雄的尿性,被分封之後的燕國本該慢慢崛起並吊打周邊一切然後發展壯大最終成為戰國七雄之中的一員,但是燕國卻偏偏不走尋常路。
燕國在建立之後的擴張是極為緩慢的,直到數百年之後才吞併了薊國,將薊城作為都城,由此開始嶄露頭角,薊城便是北京城的前身。
召公奭和周公旦都是西周開國時的姬姓王族重臣,因此他們兩人所建立的燕國以及魯國,便成為了周朝宗法制度的堅定捍衛者和踐行者,這一踐行就是好幾百年。
即便是在周平王東遷洛邑,周朝天子的權威全面衰弱,中原大地開始進入春秋時代之後,位於苦寒之地的燕國仍然驕傲無比的秉持著周朝的禮法制度,並將那些主動擁抱時代變化的諸侯國們視為叛逆者。
但歷史的車輪永遠是滾滾向前的,當你執意固守舊制不願跟隨時代潮流做出變革的話,那麼你就一定會變得落後了。
落後,就要捱打。
燕國北方的山戎抓住了這個時機南下侵略,一舉攻佔了燕國薊都,險些就將燕國滅亡。
全靠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打出「尊王攘夷」口號的齊桓公呂小白派軍相助,齊軍伐山戎,滅孤竹、令支等周邊敵人,才讓燕國免去了這一次建國以來最重大的危機。
按理來說,這時候起燕國該知恥而後勇了吧?
不。
從此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