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而飛孤鴻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首都建康(南京),南梁宮殿。
“報,邊境傳來訊息,北方六鎮造反,天下大亂······”
還沒等小宦官把軍情敘述完,龍椅上的梁武帝蕭衍已睜大了眼睛,眸子裡射出了兩道飢渴的金光。
“好!天助朕也!”蕭衍撫掌而笑。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南北一統之兆!”中書舍人朱異趕緊小步上前,嘴角快咧到頭頂,腰彎得完全和地面平行。
其他大臣見勢也趕緊跟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公元524年,蕭衍已經是61歲的花甲老人,他臉上雖然佈滿了皺紋,而突出的顴骨卻讓他看起來依舊威嚴,稀稀落落的白髮並沒有稀釋他的雄心壯志。
蕭衍抬頭看了看氣勢恢宏的大殿,這些年的豐功偉績閃現在自己的腦海,眼神逐漸模糊起來······
1.全才皇帝
出身蘭陵蕭氏的蕭衍,和前朝南齊皇帝是同宗。502年,39歲的蕭衍,在沈約、範雲等大族的支援下,接受了南齊末帝蕭寶融的“禪讓”,登基稱帝。
蕭衍可以說是典型的通才。
首先,蕭衍是一名學者型皇帝,在經、史、詩詞、佛學等方面都留下了豐厚的著作。
在經學方面,蕭衍寫有《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五經講義等二百餘卷,都已流失。
在史學方面,蕭衍雄心勃勃,對《漢書》這種斷代史不滿意,他主持編纂了《通史》六百卷,不過到宋朝時流失。
在詩歌上,年輕時蕭衍就憑藉實力加入了一個叫“竟陵八友”的文學集團,他們分別是: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沒事兒大家就一起看看風景,吟詩作賦,是那個時代的偶像。他留下了80多首詩歌。
在佛學上,蕭衍寫了《大品》《淨名》等幾百卷佛學專著。
其次,蕭衍對音樂繪畫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善於畫花鳥走獸,經常和大畫家張僧繇一起探討藝術。張僧繇就是成語“畫龍點睛”的主人公,每當蕭衍想念各地當官的兒子的時候,每當蕭衍建造寺廟佛塔的時候,都要找張僧繇畫畫。
第三,蕭衍還是圍棋高手,經常和朱異、韋黯、陳慶之等人通宵下棋,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第四,蕭衍是書法大家,他平時和“山中宰相”陶弘景一起討論書法,二人對書法的見解被整理為《與梁武帝論書啟》流傳下來,他自己也單獨寫了四部書法專著。蕭衍是第一個推崇王羲之書法的帝王,因為一直以來,王羲之的名氣都被其子王獻之蓋過。
蕭衍不只是一個文人騷客,在本職工作上也是一流。
作為皇帝,蕭衍十分勤政,不論春夏秋冬,每天都是五更天(凌晨四點四十八分)就起床批閱公文,手凍裂了也在所不惜。蕭衍稱帝的第一個年號“天監”意思是“上天的監督”,可見其對自我的高要求。
蕭衍從善如流,為了廣攬人才,他在宮門前設立了謗木函和肺石函兩個盒子,前者是給被埋沒的功臣和才子提意見用的,後者是給普通百姓提意見用的。
蕭衍對官吏要求也比較高,朝中有“千萬買鄰”的呂僧珍、“只談風月不論公事”的徐勉等清廉官吏。
作為個人,蕭衍的品德無可挑剔。蕭衍的節儉在帝王中是出了名的,一頂帽子可以戴三年,被子可以蓋兩年,衣服可以穿好幾年,每天只吃一頓飯。
尊崇佛教是蕭衍留給世人最著名的印象。
蕭衍稱帝第三年,就親自帶領文武大臣、僧人2萬人前往“重雲殿”向世人宣告,尊崇崇佛,以佛教為國教。
48歲的梁武帝親自寫下《斷酒肉文》,規定從此開始,中國的和尚都不能吃肉喝酒,當然他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