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退守長江 (第1/8頁)
怒而飛孤鴻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明徹被俘之後,陳頊知道,北周南下入侵是遲早的事情。所以這段時間,陳頊轉攻為守,採取了被動防禦模式。
1.婁湖盟誓
578年四月十三日,陳頊下詔總結了這次北伐失敗的教訓:“近年來征伐北方,掃清淮、泗一帶,挫敵軍之銳氣,勇敢地殺敵立功,文武百官盡心盡力,櫛風沐雨,寒來暑往,歲月飛馳,念及諸位之功勞猶在,以獎勵諸位的勞陳書苦。所有服兵役者一概賜爵二級,並且加以賞賜、撫卹,交付銓官酌情辦理······
“朕臨御天下,已屆十年,白天不知偷閒,深夜仍不入睡,思治之心甚切,好比徒步大川,想到自身之處境,戒懼之心好比以朽索馭馬。並非貪圖四海之富足,並非貪戀天子黃屋車子尊貴,而要導引臣民以至仁德長壽之境,寧願將勞作歸於自身。
“只是上承梁末,那時國政混亂,導致憂患困苦頻生,宮室之廢墟已長滿禾黍,有其名而失其址,儘管眾多高大之屋宇未能重新聳立,也已頗費我們規劃營治之功,浪費太過,尤其耗費了人力、財力。加以兵師屢出,日耗千金,府庫之錢帛未能充足,百姓被徵賦弄得困苦窮乏。百姓不足,君何從與足?在外言說,在內靜思,到夜裡我仍是心懷憂懼,說是垂示教訓、樹立規範,朕實在慚愧得很啊······
“既已像晉武帝那樣焚錐頭之裘,正穿著如漢文帝一般的弋綈之衣,節省之制度,從朕之引導開始,朝野如風吹草僕相率而行,希望以此矯變世俗貪侈之風。除所有御府堂署所營造之禮樂、儀服、宮器之外,其餘一概停造;掖廷之日常供給、王侯妃主之所有俸祿、撫卹,一併酌量減少。”
總之一句話:北伐耗資巨大,結果卻弄得百姓窮苦,現在開始大家要勒緊褲腰帶,節約過日子。
隨後,陳頊任命鎮右將軍、新安王陳伯固為護軍將軍,把陳伯固調回了中央。
雖然反思很徹底,但現實很殘酷,該來的遲早會來。四月二十五日,樊毅在清口城被楊素擊敗,前文已提到過,此處不贅述。
讓陳頊更恐懼的不是戰爭失敗,而是天象。四月二十三日,天降大冰雹;六月初二,天降大雨,並伴隨雷擊氣象,多處宮殿都遭受了雷擊;八月十四日,天降寒霜,水稻和豆類都被凍死······
氣象災害頻發,陳頊以為這是上天的警示,內心惶惶不安。陳頊的應對方法是,祭祀上天,用官方話語權來統一思想。
九月十一日,陳頊下令在婁湖建立方明壇,大搞祭祀神靈的活動。這個祭祀活動的主持人選誰比較好呢?按常理說,要麼是皇帝陳頊自己,要麼是太子陳叔寶。祭祀其實就是溝通上天和人間的,以此宣誓自己政權的合法性,這是戰爭一樣重大的國家級事項。
陳頊選擇了次子陳叔陵,就是那個讓百官震恐的盜墓狂人。十四日,陳頊以中衛將軍、揚州刺史、始興王陳叔陵兼任王官伯蒞止於盟會,讓百官宣誓效忠朝廷。“王官伯”就是盟會的主持人。由此可見,陳頊對陳叔陵的溺愛和縱容,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這就在給朝廷內外釋放一個訊號:陳頊試圖用陳叔陵來挑戰陳叔寶的太子之位。
不論是感情上還是實際需要,陳頊都更加看好陳叔陵。陳叔陵做事霸道,堅決果斷,很像陳頊自己;陳叔寶身上全是文人氣息,沉溺於兒女情長,做事優柔寡斷。陳叔寶,在太平盛世做個安樂皇帝確實沒問題,可這是亂世;北方強敵壓境,南陳正需要一個像陳叔陵這樣善於鬥爭、敢於鬥爭的強勢人物,以挽救危局。
二十日,陳頊親自來到婁湖,參觀盟會,公然給陳叔陵站臺。盟會的內容無非兩點:一,各方神靈不要生氣了,我們今天用最高規格的禮節來祭祀你們;二,各位王公大臣,我們國家遭遇到了困難和問題,但是我們有英明領袖陳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