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法海下到山底,楊戩便與師徒二人道別,並言說:“山水有相逢,楊戩便送大師到此處,後有大聖一路護持,西天之行當順暢許多...大聖,你我也算不打不相識,有道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路上若是有什麼難處,儘管來灌江口尋我。”

“俺老孫記得當年你捉我上天庭時,曾在南天門外遣人大呼,把玉帝的賞賜破爛扔到臭水溝裡去...”似乎是瞧著楊戩神情不對,又連聲打哈哈,“嘿,嘿嘿~當年是俺老孫有眼不識泰山,衝撞了真君...真君如今大人大量,不跟俺老孫計較,俺老孫又吃了你的酒,豈能再不識好歹?等護送師父取經成功,必去真君府上當面賠罪,到時真君別把俺老孫趕出來就是...不過有一樁事兒真君得先應下。”

“什麼事兒?”

“當年俺老孫受了老君金剛圈偷襲,輸得是口也不服,心也不服...等俺老孫再去你府上時,你我需真正分個高下。”

大花轎子人人抬,不論是孫悟空還是楊二郎,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如今雙方再次相見,竟是惺惺相惜。

“哈哈哈。”楊戩大笑道:“一言為定。”

楊戩這邊兒應付完大聖,又向著三藏法師拱拱手,道:“楊戩這就告辭了,且祝大師西行一路順風。”

楊戩沒有多留,化作一道流光離開了五行山,大聖扭頭看向師父:“師父,你且走遠些,看俺老孫神通。”

法海向東走了許久,聽得大聖呼喊:“師父,差不多了,你尋個隱蔽處躲一躲,俺老孫要出來了!”

見法海靠在一處山石後,大聖一聲大呵,便又聽見一聲炸響,隨便伴著猴子肆意狂笑之聲,五行山登時四分五裂,所謂山崩地裂不過如此,法海見狀驚歎:不愧是齊天大聖。

又見那猴兒在半空一個跟斗,落地時便一把跪在了法師跟前,赤條條渾身絨毛,雜草裹身,雖看似狼狽,可自有一股灑脫意氣。

“師父!”大聖抱著三藏法師的大腿,想是得法師相助離了樊籠喜極而泣,眼中閃著淚光,“弟子,拜見師父。”

“快,快起來。”法海將大聖一攙,手上運了些力道,卻不料大聖力氣更大,硬著磕了幾個響頭。

法海沉吟片刻,開口道:“你既拜吾為師,原本是要給你取個法名的,可你有‘悟空’二字,極具禪意...不如貧僧給你取個混名,如何?”

“好好好,請師父賜名。”縱是修為通天的大聖,亦是一臉期待,自己“孫悟空”的名字,就是授業恩師所賜,可惜他老人家再也不認自己這個頑劣徒兒了。

想到此處,又是心緒翻湧,心說:俺果真是個頑劣之輩,大鬧天宮遭了這般罪,師父將俺逐出師門...實是先見之舉,否則豈不是連累師門與一眾師兄?

自己此番也是出了道門拜入沙門,新師父給自己取個新渾名,正是告別以往,開啟新生。

只是不知道這位師父能教自己學些什麼,若是吃齋還能頂得住,可若還需跟著唸佛,實在是...太難為猴了。

“看你似個頭陀,不如...便稱‘行者’吧。”

“行者...行者...哎嘿嘿...”大聖兩隻手兒在在胸前交叉打轉,還原地翻了一個跟頭,嬉笑道:“行者好,行者好,就叫孫行者。”

“怎不見師父腳力?”悟空左右看看,見行李就揹負在身上,好奇問了一句。

“本有一匹馬兒,但念及一路上妖魔作祟,故將那馬兒放還了去。”

“師父果真慈悲心腸。”悟空大受震撼,心說:佛門高僧便是如此行事麼?

沒有馬兒,缺少腳力...悟空眼珠子一轉,心說:正要讓師父觀俺能耐。

隨拔出了一把猴毛,往地上一吹,道一聲:“師父請看。”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

那年明月光
大道萬千,終歸於一。</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我就是道,爾等臣服》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我就是道,爾等臣服:</p>
武俠 連載 146萬字
挽山河

挽山河

四兩碎銀
關於挽山河: “君此去可殺仙人否”“三尺青鋒,笑仙人不自量力爾”
武俠 連載 1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