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蔡元培的院長之尊,對於決定史語所的人事,毫無作用。但是,遭到回絕、吃了“閉門羹”的蔡元培,完全尊重史語所人事的自主空間,總是不予干涉。因此,能夠在人事上保持獨立,引進理想的研究人員新血,自然有助於史語所的茁壯成長。
在中研院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裡,史語所的歷史最為悠久,學術果實豐碩之至。從整體的角度來看,蔡元培儘可能地提供給史語所一切的助力,它得以茁壯成長,蔡元培並不是直接提供奶汁滋潤的奶母,卻無疑扮演著扶植獎掖者的角色。雖然他對於史語所的學風的認知,並不確切,所以總是受制於人情,介紹一些並不適合於史語所之需求的學人,往往白費工夫,但是,在史語所向更美好的前景邁開大步的歷程上,蔡元培則完全尊重它的自主空間,為營構理想的學術建制打下了基礎。時過境遷,在制度規章已然整齊完備的今日,“中研院”的院長絕對不可能也不必要直接向各所引薦人才了。只是,作為創始中研院這個學術建制的最高領導者,蔡元培的風範,足可發人深思,對21世紀的學術領導者而言,應該還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獨立之精神”:從選舉中研院院長的一次故事談起
1940年,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去世。學林同悼之餘,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下一任院長的人選。還好,當時已經定下由中央研究院評議會先選舉院長候選人三位,再送請政府當局圈選其中一人任職的規則,只要依據規矩來,繼任蔡元培的人選,必然會順利產生。中研院是全國最高學術機關,它的院長,自然是學林領袖,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誰來承繼斯職,並不是單純的學術人事,更不會只是一場“選舉”而已。果然,讓人好似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政治魔手,就開始摩拳擦掌了。特別是當時*體制的首腦蔣介石,總是舞動著他的指揮棒,“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誰來當中研院院長,他當然意有所屬。幸好,評議會的組成分子都是學者讀書人,沒有誰願意隨著蔣介石的指揮棒踏步起舞,反倒是本乎自由意識選出蔡元培的繼任者。政治力量“看不見的手”從來不放棄伸入學術界的動作;學界中人負隅強抗,即便不能一刀砍斷它,卻正是“獨立之精神”的充分展現。這段故事,就先從喜歡下手令“遙制”的蔣介石說起吧。
蔣介石是常常下手令給部屬要求“奉旨照辦”的政治領袖。現存可見的蔣介石手令,固然以軍事領域為大宗,在其他方面卻也不少,涵蓋範圍極廣,具體顯示了他個人的關懷所在。舉例而言,1945年7月,當蔣介石讀《中央日報》,就下了手令痛責《中央日報》的編輯社論與“小評”的水平“幼稚拙劣,雖中學生猶不如也”,要求迅速調換編輯和評論者。1942年,蔣介石以手令要求研究公務員的制服、制帽,甚至於連女學生的標準髮型,他也派下手令要求研究。蔣介石的手令一發,往往讓各級軍政首長“疲於奔命”,只知道忙著應付他的手令,無暇處理一般正常業務。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些軍政首長對於蔣介石的手令,硬是不理不睬或是陽奉陰違。對他們的“抗旨”,蔣介石也未必能夠奈何。(參見張瑞德:《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
第一章 開創學術的自主空間(3)
既然蔣介石總是以手令“下條子”來發號施令,對於誰來繼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他的作風,一成不變。沒想到,蔣介石這回竟踢到鐵板了,評議會的評議員,沒有一個人理會他的手令、奉行無違。傅斯年在1940年8月14日寫給胡適的一封長信,清楚地透露了箇中曲折。
傅斯年向胡適述說道,當蔡元培去世之後,學界中人對於誰來繼任斯職,諸方各有議論,各家自有主張。例如,有人說地質學家出身後來從政的翁文灝是合適的人選,卻同時也有反對者。不過,眾人矚望所及,“不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