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12章
聽說陳新平真的要調走了,唐爸也沉默了好長一會兒,然後跑到後面挑雞去了。
章月紅也擦了擦通紅的眼睛去翻箱倒櫃,準備找幾個稀罕菜式來招待陳書記。
嚴格來說,他們比唐新嵐對陳書記的感情更深:當年唐有才在村集體一窮二白的時候,還能建起一個養豬場,後面又貸款辦了配套的屠宰場,都是多虧了陳新平靠著他的面子,帶唐有才去信用社爭取到的貸款。
這幾年唐新嵐回鄉創業,中間能這麼順利,也同樣離不開陳新平的照拂——雖然他也是為了能發展地方經濟,讓老百姓脫貧致富,但不得不說,如果沒有陳新平的鼎力支援,唐新嵐這一路絕對不會走的這麼順!
「陳書記難得來家裡做客,爸媽,要不乾脆給陳書記開個房間吧?就用頂樓那個家庭房,有餐廳的,到時候直接在房間裡開席,也省得村裡人看到了,萬一有人說閒話,反倒給陳書記惹麻煩。」
這天晚上,章月紅帶著唐新嵐親自下廚,做了滿滿一桌好吃的,有陳新平念念不忘的香菇燒雞,還有章月紅拿手的小土豆燉牛腩、醬爆螺螄、紅燒鱔段、糖醋鯉魚,還有他們這裡的「土特產」——火腿燉筍乾、辣椒炒酸筍、幾樣新鮮的野菜。
就連主食都做了三樣,分別的紅糖餈粑、臘肉筍丁餡兒的青糰子,還有隻有農村才能吃得到的糖鍋巴。
「唉!以後回縣裡,就吃不到這鍋巴啦!」拿起剛出鍋的糖鍋巴啃了一口,陳新平忍不住嘆息道。
都說下基層辛苦,確實是辛苦,可這些年卻是他過的最開心的幾年,能親眼看著曾經一窮二白的鄉親們,荷包漸漸鼓起來,還造起了大房子,陳新平覺得,再苦也值了!
更何況,鄉下多好啊,這麼多好吃的,就比如這個糖鍋巴,就只有農村的土灶才能做得出來,把煮好的米飯盛出來,下面一層鍋巴先拿炭火烘烤一下,然後撒一層白糖,繼續烘烤到鍋巴變成焦黃色,這樣做出來的鍋巴,一口下去,焦香酥脆!
當然了,還有一種唐家傳統保留吃法,就是用原味不加糖的鍋巴泡著土豆燉牛腩的湯汁吃,簡直令人慾罷不能!
兩個大男人一邊喝酒一邊唏噓著這些年的不容易,章月紅跟唐新嵐陪著一起吃了一會兒,就默默把空間留給了這兩個老兄弟——離別在即,下次再見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讓他們好好聚一聚吧。
陳新平離任去縣城履新了,離開之前辦的最後幾件事,一個是幫蘇彭和雙彎鎮其他幾個願意發展訂單農業的村子簽訂了合作協議;一個是把板栗溝的板栗、鎮上的筍子等土特產都統一註冊了商標,最後一個,就是給上唐村的文化體驗中心,爭取到了一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創基地的牌子……
有了這塊牌子,今後哪怕新上任的書記對文化事業不夠關心,文化站使不上勁兒,唐新嵐自己也能繼續不斷的引進周邊鄉鎮新的非遺文化,豐富他們的鄉村旅遊專案。
蔫了兩天,小唐老闆不得不滿血復活,等著她參與推進的專案還多著呢——
先是紅泥溝那邊的豆製品分廠,牛放已經把人員培訓、生產線安裝等前期工作都做好了,他們打算趕在五一前開業,這樣到時候五一要是開放省內旅遊的話,說不定還能趁機吃到一筆紅利。
當然了,即便吃不到旅遊的紅利,唐新嵐也不怕——現在依然有不少不屈不撓的分銷代理商一直在聯絡他們,想要代理他們的紅泥溝特產香乾呢,線下銷售實在不理想的話,到時候她就直接轉線上。
說白了,他們現在拼著犧牲線上的利潤不要,也要先嘗試著給線下引流,一來是真的想幫助紅泥溝鄉儘快把當地旅遊產業發展起來,帶動更多本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二來,唐新嵐還是想繼續打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