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第1/2頁)
空竹笙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午果然跟林禾預想的一樣,除了竹筍雞湯是在吃不下了,還剩下一碗,其他都吃光了,就連酸筍都沒剩一根。
每個人都是吃得肚子溜圓,就連林禾自己也不例外。
主要是這乾煸黃鱔真的很不錯,又香又辣,是她喜歡的口味。
何況這黃鱔還是野生的,可不是以前吃的那種養殖可以比的。
吃了午飯要休息一會兒,李長輝本來想幫忙洗碗,被林禾趕去房間睡覺了,李長生也去兩個侄兒房裡休息一會兒,待會兒跟李長輝一起出門。
林禾倒是不累,上午睡夠了才起來的。
李瑜一個半大小子,精力更是旺盛得很,難得知道他爹有喜歡的東西,比林禾還積極,吃完飯就幫忙收拾桌子,想要快點上山挖竹筍。
林禾看得直搖頭,想著書裡所謂的人設,完全就不是同一個人嘛。
由此林禾更加肯定,這三兄弟,應該也是有過什麼不好的經歷,才導致他們後期走歪了。
比如,孃親早早就沒了。
比如,沒人提醒要給他們取名字。
再比如,李長輝一開始,可能並沒有對這幾個孩子上心。
養孩子,不是隻管吃飽穿暖就行,他的思想教育,為人處世,都需要長輩言傳身教。
根據林禾這段時間的觀察和對比,她驚訝的發現,在李長輝給三個孩子取名之前,和取名之後,態度是有所不同的。
在這之前,李長輝對李瑜李皓的態度,就像是家裡養了兩個什麼東西,只是給他們吃飯,沒讓他們餓著,僅此而已。
起名這件事,他甚至想都沒想過。
真正讓李長輝突然變化的,似乎,是她說要給孩子們取個正式的名字。
或者說,是在她說要給孩子們,置辦一些換洗衣物之後?
好像就是從那會兒開始,李長輝才突然點亮了要賺錢養家,要養孩子的那一份責任感。
在這之前,他只是本能的挖地,種田,根本沒有別的想法。
林禾回憶著原主的性格,懦弱,膽小,甚至可能都不敢正眼看李長輝——他臉上那道疤。
更別說跟李長輝提要求之類的,跟李長輝住一個屋簷下,能不被嚇死,就是原主厲害了。
所以,如果她沒有過來的話,會怎麼樣呢?
林禾洗著碗,思維不由自主的就散發出去了。
原主過不了幾年就會死,這是肯定的。
幾個孩子可能要很大了,被其他人提醒了,李長輝才會記得給他們取名字,然後賺錢讓他們去讀書。
但那時候,肯定是李長輝回來很久了。
若是孩子們知道,爹爹有賺錢,還是賺大錢的本事,卻並沒有去做,反而只是守著那一畝三分地,讓家裡窮困潦倒。
甚至連‘孃親’體弱去世,可能都會被誤認為是當爹的不管,孃親沒錢看病之類的。
畢竟兩個大的,對‘孃親’是十分渴望的,哪怕他們知道那不是親孃。
這樣一來,孩子們肯定會誤會,或者說責怪李長輝,心理不健康的長大,長歪,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
李長輝有問題。
胡思亂想了好一陣,林禾得出了這個結論。
可是問題出在哪兒,林禾不知道,估計也問不出來。
不過就目前來看,不說才幾個月的老三,老大老二現在滿心滿眼都是自豪感,這樣順順利利的長大,再加以正確引導,肯定不會長歪。
這一點,林禾還是很肯定的,也讓她稍加放心。
她現在對幾個孩子都比較認可,也算是真心想要他們好好長大成人,自然不希望他們長歪,最後成為給男女主送經驗送裝備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