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第2/2頁)
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員一律開除,而且要他們穿上特殊服裝。他的幾個前任和哲 格麥格、胡什蓋德木等人,也實行過這種歧視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的政策。伊那勒的幾位前任,還鑄造減色的銀幣,並且屢次變更貴金屬的法定價格。 苛捐雜稅,並不限於非穆斯林。國家沒有正規的賦稅制度,素丹們為了 東徵西討、維持奢侈的宮廷、建立紀念性的建築物等等需要,只好向老百姓 橫徵暴斂,向政府官員敲榨勒索,這些官員也都是貪汙起家的。尼羅河三角 洲和東部沙漠裡的劫掠成性的貝杜因人,屢次襲擊定居在狹長河谷裡的農業 居民,並且大事破壞。蝗蟲象週期性的瘟疫一樣,定期降臨。饑荒幾乎變成 了這個國家的慢性病,而在瘟疫流行,發生乾旱(因尼羅河水位下降造成) 的年份裡,饑荒更加嚴重。在法賴吉和舍赫兩人統治的時代,饑荒特別普遍。麥木魯克王朝時代,敘利亞和埃及的人口,估計減少了三分之二。 在這個時代的末期,某些國際因素,增加了這個國家的貧困和苦痛。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iddot;德&iddot;迦瑪發現了繞道好望角的海道。在敘利亞‐ 埃及王國的歷史上,這是一件極重要的事件。不僅紅海和印度洋裡的穆斯林 船隻,開始經常遭受葡萄牙和其他歐洲艦隊的攻擊,而且香料以及印度和阿 拉比亞出產的其他熱帶物產的貿易,大部分也逐漸地不經過敘利亞和埃及的 各港口了。因此,國家歲入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永遠失去了。奧裡的艦隊在 阿拉比亞沿岸與葡萄牙船屢次交戰。他還威脅羅馬教皇說,如果教皇不制止 葡萄牙人,他就要把基督教的聖地摧毀,但是,他的威脅毫無效果。1500 年, 葡萄牙人在印度西海岸上的卡利卡特定居下來,十三年後,葡萄牙人的大將 阿爾封索&iddot;阿布奎基炮轟了亞丁。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