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本朝漢武大帝時獨尊儒術,不過也只是以儒來治理天下,並沒有完全重視民之一字,所以無怪乎天下百姓都認為大漢江山是劉家的。王爺之言太過精妙,荀彧還無法完全理解,有請王爺給荀彧解解惑。&rdo;
&ldo;若是天下人都能夠將國家的興亡放在心上,則帝王會以民為本,以天下人的福利為本,將相會以民為念,以治理天下為人民造福為宗旨,公卿大夫以國家為念,以盡心盡責上事君王下安百姓為本,則天下各處可以大治。
同樣,天下百姓也將以生產為本,以團結愛國為務,如此方能共同走向富裕,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但是方今天下,帝皇之側不明,殲佞之臣、閹豎之賊橫行,以致於朝政混亂,各級官員上行下效,不行仁義之事,反成害民之禍,致使天下百姓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加上天災人禍,所以才有黃巾趁亂而起,蠱惑天下百姓起兵反抗朝廷,而天下百姓多不識詩書禮儀,如果能有溫飽,他們尚不至於受到蠱惑,而現在生活無依無靠,自然會響應反賊。
他們也沒有做到以國家為念,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困難,當然這也怪不得他們,主要是朝廷讓他們失望了。&rdo;
&ldo;王爺所言,令荀彧聞所未聞,如同天生籟之音呀。不過王爺的意思是,這天下之人,從上到下都忘記了自己的本份責任,所以才能導致國家如今形同水火的局面,那不知道王爺可有什麼辦法解決呢?&rdo;
&ldo;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自上而下進行一場變革,首先帝皇要改變自己的做法,任賢用能,大行仁義之政;其次是將相公卿要肯為朝廷用命,努力替帝皇分憂,統領好朝廷眾臣;各地方官員要務必發展根本,愛護百姓,令天下百姓樂於歸田;而天下的百姓要努力生產,團結起來共同渡過難關。此外,還有像先生這樣的讀書人,不能敝帚自珍了,而要主動出面為朝廷效力為百姓分憂解難。
當然我也知道這些想法目前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劉辯若有一日為君,必定會努力去實現它,但希望荀彧先生能夠以你之大才輔助劉辯,則天下之事當會有變革的。&rdo;
第三十一章 賑濟災民
劉辯終於說出了他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荀彧能夠出山來幫助自己,而荀彧自然也聽得出來,不過他並沒有答應,而是顧左右而言他:&ldo;王爺之言大善,如果將來王爺能夠成為天子,那麼天下的百姓就有福了。看得出來王爺會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將來若成了帝皇也必定會與眾不同的,只是荀彧一向懶散慣了,向來不在朝廷做事,所以不如那些朝廷眾臣對天下之事瞭解得更多,不能幫到王爺什麼忙呀。&rdo;
&ldo;荀先生雖然沒有入仕,但是有句話叫做,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我相信荀先生必定會有在歷史上發出耀眼光芒的那一刻的。同時也希望荀先生能夠想想地想想劉辯之前的話,如果人人像先生這樣吝惜自己的才華,不肯出來為百姓謀福利,那麼天下仍然是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就像如今的大漢朝一樣,表面上看起來仍然風光無限,但是實際上卻是從骨子裡面就已經壞透了。漢室衰微,恐怕數年之後朝廷就將成為擺設了,大漢天下也會國將不國了。&rdo;
劉辯發出了嘆息聲,他的表情凝重,目光遙遙地望著荀彧,但是荀彧卻感覺到劉辯根本沒有看他,而是透過了他的身後,看向了遙遠的地方,似乎是在看向整個大漢的江山社稷。
在這一刻,荀彧覺得自己面對的不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而是一個飽經滄桑洞徹世事的老人,他的目光中透出了無限的悲涼,不是對個人生命的悲嘆,而是對天下百姓的悲嘆。
在此時,荀彧差點就忍不住點頭答應劉辯,願意出山來幫助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