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第2/2頁)
黃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8個月是呆在德國和奧地利。
考察收穫頗豐。1882年8月,伊藤博文信心十足地寫信告訴巖倉具視,從著名學者格奈斯特(1816‐1895)和施泰因(1815‐1890)那裡,他已經弄明白了國家組織的基本知識,&ldo;深信鞏固皇室的基礎和大權不墜至為重要&rdo;。他說,日本現在的現狀是,&ldo;國人只讀英美法過激論者的著作,誤信它們為金科玉律&rdo;,如今&ldo;已有了挽回這種局面的理論和手段&rdo;。
在伊藤博文看來,如果在憲政問題上效法英、美、法,就是禍害日本。1882年9月11日,在給大藏卿松方正義的信裡,他激烈地抨擊了&ldo;改選先生&rdo;大隈重信,說大隈重信等人的舉動&ldo;實在可憐&rdo;,聲稱&ldo;即使到1890年,制定了憲法並召開了議會,也決不會以他們所希望的國會的多寡,來決定內閣宰相的進退更迭。所謂議會政府,並不適合我日本的國情,這是不言而喻的事。&rdo;
伊藤博文這麼說,也這麼做。
1885年12月,他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負責起草憲法。整個制憲過程,偷偷摸摸像做賊一樣。伊藤博文曾對秘密起草明治憲法草案的班子說:&ldo;這個草案制訂好,到讓陛下看見以前,跟誰也不能說。&rdo;
井上毅、伊東巳代治和金子堅太郎協助伊藤博文起草憲法。據金子堅太郎的回憶,最初是在神奈川縣金澤的一家菜館裡進行起草憲法的工作。有一天,菜館失竊,伊東巳代治床上的皮箱不見了,箱子裡裝滿了重要書籍。這下可把他們給急壞了。那時候,因為是伊藤博文受命草擬憲法,民間認為必定會弄出個德國式的憲法來,曾千方百計想把草案搞到手。不過最後發現,皮箱被扔在附近的大豆田裡,箱子裡的一百塊錢被拿走了,書卻沒有丟失。有了這次有驚無險的遭遇後,他們就躲到夏島的別墅裡起草憲法去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