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3/4頁)
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巡撫丁魁楚守紫荊,防止後金軍進入京畿之地。
七月二十三日,在王鬥來到這世界的前五天,後金中路軍攻陷了保安州,軍民死傷無算,知州閻生鬥自盡殉節。隨後後金中路軍在阿濟格帶領下退往大同與黃臺吉會合,當王鬥來到這個世界時,保安州各地仍是滿目瘡痍。依王鬥對歷史的瞭解,雖說此時後金軍大部應該都在大同一帶肆虐,不過一直到閏八月時,他們才會全軍退往塞外,自己仍得小心。
……
王鬥挑著水往東面方向行走著,他這個身體可稱得上是虎背熊腰,雖說挑著兩個沉重的水桶行走數裡,仍是感到毫不費力。
一路而去,皆是平坦的土地,環顧四周,地勢開闊,土質也算優良。這保安州便是後世的涿鹿縣,不過此時的保安州可比後世的涿鹿縣大多了,後世屬於懷來縣的新保安,東八里,西八里,沙城,桑園等地,此時都是屬於保安州衛的重要城堡鄉裡。
保安州這一帶環境優越,素有&ldo;千里桑乾,唯富涿鹿&rdo;之說,在桑乾河兩岸及洋河兩岸,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在這裡,甚至可以種植水稻。特別是在桑乾河南岸,河流水渠廣布,更是宣府鎮重要屯田之所,為保屯田要地不受侵擾,在這一帶,建有密集的火路墩。
不過在這舜鄉堡一帶,由於已靠近丘陵高山地區,灌溉不是很方便,加上近來越來越大規模的旱災,除了靠近那些河邊與水渠邊的田地外,王鬥看到許多本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費了。
再行走了一里多,遠遠的,便看到一個微微隆起的小丘上,一個高大的火路墩威嚴聳立,墩身高達十餘米,整個外形呈覆鬥式,隱隱可以看到上首的望廳房屋及燈柱軍旗,在墩的四周,還有一道長達三十多米的馬圈圍牆,牆外還有壕溝,那便是舜鄉堡董家莊轄下四個火路墩之一的靖邊墩,內有守軍七人,王鬥就是其中的墩軍之一。
大明在九邊各地大建墩臺,一般三里一墩,五里一臺,甚至在一些緊要之處,更是每裡就建一墩,近塞稱為邊墩,腹裡地方稱為火路墩或是接火墩,每墩守衛五或七人,在整個保安衛境內,便有各樣墩臺四十餘座。
王鬥所在的靖邊墩只是普通的煙墩,所以整個墩身以夯土築成,並未包磚。如果包磚,就稱為樓臺了,周邊的馬圈圍牆可達一百多米長,外面的壕溝更深,不過建一座樓臺所需青磚至少五萬八千塊,白灰近百石,以大明的財力,只得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建臺了。
眼看就要到家,王鬥內心也是喜悅,不由加快了步伐,很快,他就來到了靖邊墩圍牆外的壕塹旁,這道圍牆高約四米,南向設有大門,門匾上寫著&ldo;靖邊墩&rdo;三個大字。門的上首設有一個懸樓,內有檑石等守衛武器,並控制著一個吊橋,平時靖邊墩的墩軍出入,都要依靠這吊橋。
王鬥小心避開壕塹旁幾個暗藏的塌窖陷阱,來到大門前面,沖懸樓上高喊:&ldo;我回來了,快放吊橋!&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