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5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看看這會兒攤主依舊忙碌的模樣,王極東突然間覺得,自己似乎是錯誤的估計了現在的形式了。這裡不是潘家園,更不是古玩商店,而是夜市。按照眼前的攤主這個忙碌勁兒,哪怕是自己直接的就詢問這隻鍾式杯多少錢,又或者是拿了東西,二話不說,付錢走人,恐怕攤主也不會多說一句話吧?!
完全就沒有必要去了解,在這麼一個出售成片的瓷器的地攤上,為什麼會出現一隻明朝年間的鐘式杯來。所以,接下來的手續倒是顯得簡單了許多。
王極東示意了一下手中的鐘式杯,說道:“這隻碗,我要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說是‘鍾式杯’,而是一直的喊成了大眾化的‘碗’,卻是和先前檢視的時候那番做作的舉動一般,都是王極東腦海中閃現出來的想法給教的。僅僅憑著王極東本身的知識,可不會這麼許多古玩行當裡的小心防備的措施。
“成,”那位攤主果然是隻打量了一眼,就轉而注意著其他的正在挑選的顧客身上去了。地攤的位置不大,圍著的人卻是不少。攤主也擔心有人渾水摸魚,不付錢就把東西給順走了啊。不過,就在王極東心下暗自高興準備付錢的時候,攤主卻是接著說道,“不過,東西是十元錢兩件,單件的,我這兒可是不賣的。你可以再挑選一件。”
王極東頓時無語,私底下尋摸著,這地攤小販也忒會做生意了吧。想想自己租住的小屋裡已經有不少的碗了,只能是從地攤上隨意的挑了個盤子,付了十元錢之後,才起身離開。
……
沒走幾步,王極東還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
這古玩行當裡傳得神乎其神的‘撿漏’,就如此簡單的完成了?
不過,王極東怎麼總覺得事情進展的有些太過順利了,以至於,王極東都沒來得及去仔細體會‘撿漏’的樂趣,甚至於還隱隱的懷疑起民國王極東的判斷來:這究竟是不是一隻明朝嘉靖年間的藍色釉鍾式杯呢?
一手拿著鍾式杯,一手拿著盤子,王極東心神恍惚,似乎是隻有在流動的人群中擁擠著,才能感覺到自己真實的存在一樣。
舉起鍾式杯,對著旁邊地攤上的燈光,對照了一下,王極東的心情顯然是非常的矛盾。
一方面,是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知識,對於這麼一隻鍾式杯的瞭解。不說它的價值很高昂吧,因為這隻鍾式杯的藍色釉,在顏色上稍微的顯現出了幾分‘澀’,雖然品相上很不錯,但是,民國的王極東,終究還是帶著幾分‘民國’的眼光。
哪怕就是對於東西的真偽判斷正確了,卻也是很難估算出一個合適的價格來。難道還能用民國年間的幾塊大洋來計價?更何況,古董這玩意兒,從民國到現在,其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許在民國年間還算不得珍品的玩意兒,到了現在就能價值連城了呢。
所以,對於估價方面而言,民國時代的王極東無疑是有著一定缺陷的。
而另外一方面,卻又是現在的王極東,對於這件東西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否定姿態。回頭想一想,不管是把東西收下來的過程,還是那位地攤小販對於這麼件鐘式杯的態度,以及這件東西出現在地攤上的匪夷所思,都讓人不得不懷疑起它的真實價值來。
好在,王極東也只是花了五塊錢而已。若是這玩意兒需要花費個五十塊錢,說不得王極東就不會買下來了呢。
正如此想著,忽然聽得身邊有個低沉的中年男子聲音,說道:“這位小兄弟,還請稍等一下。你手中的這口小碗,模樣和顏色看著都還挺老氣的,我父親對此可是一直都比較的喜歡,不知道你可以不可以把它轉讓給我呢?”
說話間,那人已經是到了王極東的跟前,顯然是從後面追上來的。
王極東看了眼對方,三四十歲的模樣,理著一個小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