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頁)
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看看借來的小人書或聽聽有線的小喇叭。因為食堂離住的地方太遠,所以我每天只外出一次去吃飯,那年春節,我在屋裡整整呆了三天,除了看書就是矇頭大睡,就連外邊陣陣的鞭炮聲也解除不了我的寂寞與孤獨,那幾天的日子是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好在我有位姑姑在省城,以後的假期大都是在她家度過的,每當和表兄弟們在一起玩的開心時,就忘記了一切的煩惱。
童年的獨立生活中,魏姨對我的關照最多,她時常抽空來看我,叮囑我每年換季時把棉被、棉襖、棉褲送到她家裡拆洗,有時她看我穿得實在是破舊,就給我添置件新的衣服,那年頭,我的糧食是定量,每月就二十三斤,這對於一個正在長身體的男孩子來說是不夠的,魏姨心疼、可憐我,讓我每週日到她家吃頓飽飯,這也是我平時最盼望的事情,我每次去,魏姨都會給我做熗鍋手擀麵,雖然是隻喝麵條也沒有什麼菜,但我一喝就是三大碗,吃得特別香,心裡也特別舒坦,有種到家的感覺,直到現在,喝麵條仍是我的最愛。
魏姨是那樣樸實、親切,從她身上我感受到暖暖的親情與母愛,有時,我會幻想母親就像魏姨一樣,說不定哪天會突然來看望我,可是她一次也沒有來過,我的幻想終究成了泡影,鄰居們都說我母親心真狠,即便生活再困難也應該來看看自己的親骨肉,可是我聽了這些話,不是迴避就是偷偷地傷心落淚,心裡只有冤和怨,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恨。
後來,我在一個人的世界慢慢地長大成人,參加了工作,恢復高考後又幸運地考上了大學,畢業分配到了省城,並擁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在這期間,對母親的思念漸漸淡了很多,直到自己結了婚、有了孩子後,每每看到妻子對孩子的那份投入,那份呵護與關愛,我總是羨慕孩子得到的幸福,同時又聯想起不幸的童年和從小到大都渴望的本屬於我的母愛。
孩子四歲那年,我帶著妻兒回家鄉看望年邁多病的魏姨,又一次向她打聽母親的近況,魏姨說:“你母親還在那個單位上班,現在都當上經理了,日子過得挺好的。”
我當時很為母親的能力而感到高興,腦子裡想著以前見到母親時的樣子,還想著母親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子了呢?回到故鄉,感慨特別多,第二天,我們一家三口去太白樓、鐵塔寺、大運河和我以前工作過的小印刷廠去玩,當走到鐵塔寺的時候,我突然想起這兒離北門大街的大槐樹很近了,於是想去看看母親。
我把這個念頭和妻子一說,妻子當即表示贊同,我就帶著妻子和兒子來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大槐樹前,那裡雖然街道的變化挺大,但那家商店依然很醒目,我們一家三口走到商店門口,我的腿又像小時候一樣不聽使喚了,於是我在門口停住腳步,對妻子說:“你倆先進去打聽一下母親在不在,我還是過一會兒再進去。”
看著妻兒的背影走進商店,我的心裡很不平靜,不由自主地朝裡面觀望著,焦急地等待著,過了一會,孩子跑出來告訴我奶奶不在,讓我進去,進去一打聽,有位年長的阿姨告訴我她聽說過我和母親的事情,並說你們來的不巧,她今天休息,然後她告訴了我母親家的新地址,我們就告辭了。
家鄉的城區面積不大,我們很快就找到了母親的家,我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去她家,那樣的話太唐突了,畢竟母親現在已是子孫一大家人了,於是我給母親寫了個條子,告訴她我們住在魏姨家,後天回省城,很想見一面,並囑咐傳達室的大爺一定直接交到母親手裡。
條子交給傳達室的大爺後,我們一家三口在大街上等,直到大爺回來說條子交給母親本人了才欣然離開,回到魏姨家以後,我一直坐立不安地等待母親的出現,想著一別二十年,不知母親是否還能不能記著我?
可是一直等到要離開,也沒能等來母親,我們只好失望地返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