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十五) (第1/2頁)
騙子走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炯,也是年少聰明,然他受到堂哥楊神讓的牽連,被貶梓州。先前說到駱賓王跟隨徐敬業起兵,其實他的堂哥也是其中的一員,只是駱賓王實實在在的參與,而他並沒有參與其中,所以他只是被貶官了。】 貶官,還好! 楊炯唏噓,至少命是在的。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他的邊塞詩,筆力雄勁,感情豪放率直,他渴望著建功立業,奈何官場失意,一直徘徊在官場的底層,有酷吏之名,卒時年僅44歲。】 猝然得知自己死期的楊炯,默然無語!他該慶幸呢?還是該悲痛呢!壯年而亡,尚不及五十,可比起其他三位,卻是好得多了不是嘛! 【王楊盧駱,是初唐四傑歷來的排名,可楊炯偏偏不滿,愧前恥後,作為萬年老二的楊炯曾直言:“愧在盧前,恥於王后。”也就是說楊炯很欣賞盧照鄰的才華,卻是極其看不上王勃的。】 【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以王勃之才華,排在第一,當之無愧的,然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楊炯就是瞧不上他。】 楊炯:“我就是不喜歡此人!” 哪怕是天幕對他極度讚賞,他王勃排第一,他依舊不服。 【不管他們的恩怨如何,初唐四傑皆是才華橫溢命運多舛的人。他們短暫的一生,雖沒有實現自身的理想與抱負,但他們的錦繡文章卻就此傳了下來,為後世所推崇。】 【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接下來的兩位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他們生於盛世,卻歷經了由盛而衰的過程,見證了盛世大唐的衰弱。】 李世民徹底心梗了,他剛還陷在女皇的事件中回神不過來呢!這下又被盛世而衰給衝擊了。 天幕這期是來針對他大唐的嗎? 對此,蘇安安表示,說詩人啥的可不就得說盛唐嘛!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朝當之無愧的頂流明星,憑藉一己之力,吸粉無數,穩坐大唐明星排行榜頭把交椅,詩聖杜甫便是其頭號迷弟。】 我就知道!天幕要說李太白了! 李白狂大的粉絲團瞬間激動了,他們不懂天幕說的明星是什麼,在他們心裡,李白就是詩人第一。 作為李白頭號迷弟的杜甫同樣激動,他知道說詩人怎麼也不可能繞開李白,而當他為李白而感到高興的同時又有些迷惘。 詩聖?是說他? 此刻籍籍無名的杜甫,怎麼也想不到未來的他會有這樣強大的名聲?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年少的李白離開家鄉,滿懷壯志,為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踏上旅程。可惜,他一生漂泊,仕途坎坷。】 李白?就是天幕之前提過的那位一生不得志的詩仙。 到底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心理素質也不是槓的,很快便自我調整了,默默的聆聽天幕的內容。 【李白閱盡群山,覽盡千湖,一路高歌,途中更是詩興大發,可謂是瀟灑自在,名篇《靜夜思》就是在此期間寫就的,甚至李白的很多詩中都有著月亮的出現,不過可以理解嘛!李白離鄉背井,難免會思念自己的家鄉。】 【在之後,李白迎來了他的婚姻,他認識了一位許姑娘,許姑娘的爺爺曾為宰相,李白與她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就此安了家。婚後的他依舊不忘抱負,尋求著做官的機會,奈何仕途艱難,兜兜轉轉之間,求官之路遙遙無蹤,於是李白決定去長安碰碰運道。】 【主播曾經說過唐朝的人才選拔有投卷的方式,出於某些原因,李白為做官也是多次投謁權貴,奔走獻賦,他聽聞玉真公主喜歡結識文人才子,就寫了一些讚美玉真公主的詩句,只為得到公主的賞識,可惜的是玉真公主本身已不在終南山了,無緣相見,也就錯過了這次機會。】 【就這樣,李白在求仕和家庭妻小間奔波徘徊,蹉跎著歲月,直到李白四十歲的時候,他才迎來了機會。】 李白既然如此有才華,他為什麼不透過考試入朝呢? 李白之前的不少人心中閃過這樣一絲疑惑,天幕之前不是說了唐朝有那科舉嗎?以李白之才難不成還不能高中? 【那一年,唐玄宗求賢若渴,那一年李白結識了賀知章,那一年玉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