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哥來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際價值:3000萬。
三千萬?
楊辰從自己看花了眼。
揉了揉眼睛。
再看。
沒錯。
系統提示的明明白白。
市場價:2700萬。
實際價值:3000萬!
“嘶~”
一股熱血直衝天靈蓋,楊辰只感覺大腦一陣眩暈。
這副畫雖然是假的。
但價值卻是千真萬確的。
這群騙子打死也想不到,他們拿著幾千萬的假畫去行騙,去賤賣,這才叫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只是......
楊辰有點想不通,既然是假畫,是仿畫,為什麼系統給出的價值那麼高?
張大千?
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好像初中還是高中學過。
想了想,楊辰也不走了,而是轉過身,不動聲色問道:“林老,請教一下,張大千是不是也畫過一副《青卞隱居圖》?”
林老點點頭。
“沒錯。”
“張大千年輕的時候,就是以臨摹高仿古人的書畫而聞名。”
“他的仿畫水平非常高,高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相傳著名書畫家徐悲鴻和收藏家陳半丁都看不出破綻,老是上當。”
說到這裡,林老笑了笑,指向騙子手中那副《青卞隱居圖》。
“說到這幅畫,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青卞隱居圖》王蒙真跡,在2010年京城海士德國際秋拍中,以201.6萬的價格成交。”
“這是真跡,201.6萬。”
“而張大千臨摹仿畫的《青卞隱居圖》,在同年的港島佳士得秋拍中,卻以3202萬港幣成交。”
“摺合軟妹幣2700多萬。”
“真跡賣了200多萬,假的卻賣了2700多萬。”
“十多倍的差距!”
“這在當年的書畫拍賣中,也算是一件讓圈裡人津津樂道的趣事了。”
聽林老說完,楊辰在感慨張大千畫功了得,藝術造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餘,心中也不免疑惑起來。
按林老所說,張大千仿王蒙的《青卞隱居圖》早就賣了。
那騙子手中那副又是怎麼回事?
系統是不可能出錯的。
難道騙子手中那副,就是港島佳士得拍賣的那幅?
楊辰無從判斷,只能求助於字幕系統。
選擇註解。
《青卞隱居圖》一側的字幕便隨即發生變化。
“此畫是張大千仿王蒙《青卞隱居圖》的夾宣第一層,港島佳士得秋拍中的為夾宣第二層。”
“第一層的畫質要勝於第二層,故實際價值在3000萬左右。”
夾宣?
第一層,第二層?
楊辰沒看懂,拿出手機一查,便是豁然開朗。
嚴格來說,這是一種造假的方法。
有的畫紙,採用的是一種叫夾宣的宣紙做畫,這種紙因為工藝技術,分為兩層夾和三層夾。
因為宣紙吸水力強,所以墨汁和顏料會往下滲。
這樣一幅原畫就可以揭出來兩幅畫,甚至三幅畫。
這三幅畫雖然顏色濃淡不同,但是都是出自同一個畫家之手,嚴格算起來都是真畫,自然也難以進行鑑定了。
根據系統字幕提示,現在騙子手中那幅,就是夾宣第一層。
第一層,才算得上是張大千真正的原畫。
第二層,顏色就已經淡了一些。
兩副畫都是真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