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因為與20世紀初領導俄羅斯的另一位上校——尼古拉·羅曼諾夫——相比,普京更加果斷,也不會對自己的每個行動做知識分子式的反思。事實是,俄羅斯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像100年前一樣,它的發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位並不完全適合在變革時代領導偉大國家的上校。”
《新時代》雜誌的拉·楚卡諾娃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相同的思想:“大部分俄羅斯知識分子階層對待總統的態度相當神經質。總統做的事,知識分子大多不滿意;而總統說的話,卻大都能夠博得知識分子的歡心。這對知識分子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考驗,因為口頭表達的現實在他們看來絲毫不遜於真正的現實。於是在很多出版物中,尤其是印刷出版物中,存在著一種激動的等待:普京這個‘黑匣子’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徹底開啟,什麼時候才能解釋清楚,他到底想要什麼以及他要幹什麼。” 楚卡諾娃本人曾認為,普京將要建設一個易於管理的、然而卻是官僚主義的、完全蘇聯式的國家,在這個國家裡,出版自由將受到限制。《共同報》的亞·克洛托夫更加悲觀。他認為,俄羅斯“將從總體上儲存共產主義關係,東正教和‘普京的個人崇拜’ 將作為供人信仰的意識形態。‘高階僧侶’會議將取代中央委員會的全體會議,而人民將獲得它想要的任何一種平靜——‘官僚主義的、墓地一般的,或者流血的’。”
這些針對普京的責難和意見是不公正的。在俄羅斯,極權的意識形態體制剛剛崩潰,對於大部分公民來說,沒必要、也不可能操之過急地過渡到某種新的、對大家都適合的意識形態。我們面臨著意識形態的抉擇,這個選擇對很多人來說都是艱難的,其中也包括總統。
然而,弗拉基米爾·普京正像我們中的大多數一樣,必須做出抉擇。
俄羅斯是否需要新的意識形態?
在現代馬克思主義讀物中,意識形態通常被理解為以相對系統化的理論形式反映人對周圍現實和相互之間的關係、併為鞏固和發展這些關係服務的思想和觀點的總和。曾經認為,意識形態的基礎是一定的社會關係,而在階級社會中,意識形態不可避免地帶有階級的性質。意識形態反映這個或那個階級的狀況,並以政治、法律、宗教、倫理、審美和哲學觀點為表現形式。關於社會活動的宗旨和綱領的闡述同樣屬於意識形態領域。
意識形態的抉擇(2)
蘇聯是一個意識形態深厚的國家,它自稱為無產階級專政,並把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作為自己的目標。早在1918年透過的第一部蘇維埃憲法的第3條就有這樣的內容:“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基本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組織和爭取社會主義在所有國家的勝利。”在1977年透過的最後一部蘇維埃憲法中,世界革命的主題消失了,社會主義宣告順利建成。國家的基本任務成為“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的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共產主義的勝利而鬥爭。而蘇聯共產黨“是蘇聯社會的領導和主導力量,是社會政治體系、國家和社會組織的核心”。
這樣一來,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列寧的政策在前蘇聯被視為公民的憲法義務。宣傳其他觀點和其他意識形態,或者批評馬克思列寧主義自然成為違反國家主要法律的行為,是犯罪和“破壞意識形態”。蘇聯的意識形態像宗教一樣無所不包,曾是黨和國家的主要支柱之一。它不能保證公民的個人自由,卻建議他們成為在地球上建立合理的新社會的所謂共同歷史程序的參加者。
許多美國觀察家認為,蘇聯人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完全不關心,記者兼蘇聯學研究學者約翰·薩特批駁了這一觀點。他寫道:“儘管美國人幾乎根本無法理解蘇聯公民時刻準備使自己各方面的生活服從、服務於某種思想,然而他們還是應從事實出發,即:共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