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1/2頁)
我非強勢群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城官宦人家,如果公婆俱在,身為兒媳一般都不會隨任的。身為正妻,她們需要伺奉公婆,最多派一兩名妾室隨夫君赴任,照料起居。
更何況,梁朝重文輕武,一般守邊大將,家小俱留京城,隱有為質之意。
趙瑜將將身為都頭,妻室自然不必為質,且他父母尚在,即便將來升官加爵,也不必非要留著妻室在京城。
最後,平王妃將話說得十分直白了。
“涵娘,你婆母我如今尚能動彈,不必爾等守在一邊服侍,你也暫無兒女牽累,正好與瑜哥夫妻團聚。你們夫妻二人感情好,能夠白頭到老,這才是我們這些長輩想要看到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子涵再無籍口拒絕。她總不能說自己怕死吧?人家兒子上陣殺敵,她只是過去享福,人家都敢,自己如何言不敢?
但她也不能就這麼去往邊關,不做準備吧?
她向王妃提出想要做好準備再行出發,況且馬上就是六月,天氣實在太熱,不宜趕路。
王妃答應了她,還從自己孃家找來行伍之人,讓他幫助子涵做好準備。
從開封到趙瑜所在雁門關,若無耽擱,馬車需要一個月左右,但子涵擔心這古代的行路條件。
果然,從齊家來人——齊四口中,子涵確定了,梁朝京城以外,道路難行,盜匪叢生。且北方氣候寒冷,九月便會降雪,故而他們最遲八月之前就要起程。
即便王府會派侍衛隨行保護,子涵也不能將自身安危全盤交託他人之手。更何況,照她以前看過的古裝電視劇來看,古代那些兵丁侍衛都是能被人一劍一個,一刀一個解決的;且她曾看過的比較寫實的網文裡,有提到古代人營養不良,身體素質不高,個人武力不強。王府裡安排的侍衛最多不過五十人,若真遇到勢大一些的盜匪……
她思慮良久,將自己先前曾畫過的弩箭圖紙交給了王妃。
王妃不懂兵事,但齊四懂。他見到這些圖紙,簡直如獲至寶。
齊家以武起家,至齊氏嫁入王府,已是中層武官。到後來,也曾官至大將軍。齊父已經卸甲歸田多年,算是梁朝武將中難得的能得善終之人。齊氏三個兄長也曾入伍,後隨其父一同卸職,不再掌兵,現在都做了文職。
齊府家將多為退伍之人,或身有殘疾,或無家累。也有部分退伍兵將被安排,學了些打鐵、種田之術,齊府也一直多有照顧。
齊四將圖紙拿回去,很快齊家大老爺齊明便召集工匠,先打造了一份送了過來。
子涵這份臂弩的圖紙,並不是她自己原先手臂上的那一份。她以前擔心被人發現,那張弩是她用一些常用物件改造而成,威力不大,有效射程不足三米,僅用於女子防身。
她現在拿出的這一份,若是條件足夠,三十米內,指哪打哪,蒙的牛皮的草靶都能一箭穿透,可以說是居家旅行,防身護體,打家劫舍的利器。
當然,因為當今鐵器鑄造條件不足,齊府送來的這張臂弩只能在十五米內稱霸,且連續發射超過5次以後,弩機就會變形,需要變更元器件。
然而這在當朝已經是難得的利器了,若用在戰場上,能幫助士兵多殺一輪敵軍,那便是能救下千萬人的性命了。更何況子涵的圖紙雖然精細,但並不難以製造,因為子涵當年也曾製造過這些武器,多是買了一些半成品,自行加工拼裝而成。
所以說這樣製作工藝簡單,威力強大的武器,沒有哪個武人不喜歡。
為此齊家大老爺親自來了王府。
兄長來了王府,平王妃還以為是找平王,有正事相商。故而她等在自己的院子裡,想等兩人商量好了再去見人。不想,收到稟報不過一刻鐘,兄長就來了他的院子。
一進門,他就吩咐人去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