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年七月初,朝寧郡主加封為朝寧公主,以公主之儀嫁與楚帝蘇恪。婚期定為八月初八, 屆時實乃九州之盛世。齊楚兩國普天同慶,盛況空前。」
……
這時間過得很快, 我同蘇恪的婚禮定於中秋前夕, 八月初八。
那日子經過欽天監測算後, 這是近幾個月來最好的日子,這意味著我不久之後就得啟程去大楚。
我的鑾駕,除了帶了許多嫁妝,還有親衛隊守護。連帶著僕婢有浩浩湯湯一大群人。因著行禮過多,又要敲鑼打鼓, 行走頗為緩慢, 估摸著需要半個月才能至大楚。
凝霜閣內清心在負責整理我的嫁妝, 這些天開來來往往的人都為我的婚事而忙碌了起來。
「公主將三日後, 啟程前往大楚,這幾日都給我警醒著點。」清心指一個個小廝和奴婢吩咐道。
其實光數這陪嫁要用的東西就累得有些生無可戀,還有宮中所處的嫁妝,還有攝政王府自出的嫁妝加起來就有兩百臺。
得虧蘇恪將他的聘禮折算了銀票同地契,還有一部分想來已經在宮中備著了,然而雖說如此, 這嫁妝單子還是厚厚的一大本。
歷來國與國之間和親的人選都是封為公主的,我自然也不例外。
且不說我本身擁有皇族血脈,是攝政王女,論地位,雖說之前不過封了郡主,卻是比一般公主還要尊貴幾分。
前幾日,晉封的聖旨已經由魏公公送了過來。
這些天,文星的禁閉也解得差不多了,比較他再怎麼不濟也是大齊的皇帝。父王不顧忌地關了他那麼多天,氣也該消得差不多了。
這不剛一出來的第一道聖旨就是封我為朝寧公主。
關於婚俗兩國雖然同處於中原大陸,但還是有些不同。
第一我先是身為大齊的公主,出嫁理應穿得是公主出嫁的冕服。可我又好巧不巧嫁得是大楚的國君,將來會是一國之後。
這穿什麼等級的嫁衣關於這個問題,這引得禮部那群官員爭論不休。
這事關兩國的和平,這司衣院也為難了許久。雖然歷來公主和親都有專門的服制,可惜攝政王卻不滿意了。後來就幾經多方協調之下就乾脆做了九重錦。
九重錦顧名思義就是有九重嫁衣,是大齊嫁衣中最高的規格,就連一般的公主也不過七重錦。可見朝廷對我這一次和親的重視,當然這主要也歸功於我的父王。
我記得《齊書·開國帝後傳》中有關於神英帝和其皇后元氏成親時的情景,而這九重錦就是由神英帝祁宏親自設計令人製造送與元皇后的。
這也是當時帝後愛情的象徵之一,後世更流傳為佳話。
「周朝末年,齊國英王祁宏為世子之時,聘鄭國上大夫之女元氏為妃。為表心意,制九重錦。」
九,至尊也,天道以九制。這寓意著祁宏對於元後最崇高的敬意以及給予她的身份地位。
雖然只有了了幾句的描述,卻能夠令人感同身受那時候帝後之間的愛情。
九重嫁衣,每一重皆有繡有金絲暗紋,層層疊疊,整整齊齊地疊在一起,即使分開穿也極具有美感。
由天下第一的錦緞鳳凰錦所織,是宮中頂級繡女耗費了日夜無休耗費三個多月打造的一套極盡奢華的嫁衣。
且不論所用的繡法皆是雙面蘇繡,嫁衣正反兩面都有圖案,從輪廓到繡樣同樣精美。
絳紅色暗花緙金絲廣綾寬袖,衣襟邊緣繡有鳳凰於飛,鳳凰如花大片大片的開著,卻精緻而不失美感,栩栩如生。
下身的裙子較為蓬鬆一層接著一層足足疊了九層,最外層的留仙裙上繡的圖案為茜紅色錦緞金絲繡成雙花鳳紋。除此之外,裙上還繡有百鳥朝鳳的花樣,裙擺迤邐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