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第1/2頁)
時不待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這場殿試不出錯得話,他和薛清之間必有一人是今年的金科狀元。
想到這裡,我笑了笑,接過元寶遞過來的茶,輕抿了一口,然後淡淡道:&ldo;往年殿試,不過是說些詩詞,解讀些四書五經,沒什麼意思。這樣吧,今日這殿試,朕講個故事,然後各位愛卿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誰說的好,誰就是狀元如何?&rdo;
說完這話,朝堂上站著的文武百官都面面相覷,我淡淡一笑道:&ldo;怎麼?眾卿有什麼意見嗎?吏部王愛卿,你說。&rdo;
王興站出來,恭敬道:&ldo;微臣覺得殿試本就是選拔人才,皇上別具一格,如此作為,微臣沒什麼意見。&rdo;
聽了我點了點頭道:&ldo;既然都沒什麼意見,那朕就開始了說這個故事了。&rdo;
這個故事,其實還是我死後那些日子聽到的,很有意思的一個故事。說是某個知州管轄內的縣郡裡,一個縣是最窮的,年年沒有交過稅銀,另外一個縣是最富的,年年大把大把的錢財往國庫送。
窮縣令在那個窮地方做了五年,那個地方還是很窮,富縣令在那個地方做了五年,那個地方仍舊很富,因此窮縣狼從來沒有貪贓過,富縣令免俗不了貪贓枉法了。
在兩人上任六年之際,知府入京為官,打算推薦下屬官員為知府,窮縣令和富縣令得知,都到了知府大堂之內,各自說起自己的政績,一個說自己的縣內富裕安康,年年稅銀可觀,一個說自己老實為民,治下雖然窮些,但人人都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從來沒有過紛爭,二人各說各有理,知府便有些為難了。
&ldo;這樣,如果你們是那個知府,會推選哪個為自己的下一任?&rdo;說完這個故事,我開口道。
下面的試子都面面相覷,薛尋和龐文也是皺著眉頭沉默不語。文武百官的臉色也不盡好看。
&ldo;誰想好了,誰可以上前一步回答。&rdo;我輕笑著道:&ldo;說的好,朕有賞,說的不好,朕也不罰。&rdo;
我這話剛落音,有兩人上前道推薦窮縣令為官,我道:&ldo;為什麼?&rdo;
&ldo;回皇上,因為窮縣令治下雖然窮困些,可是民風卻是淳樸,無偷無搶,窮縣令又不貪汙,在微臣心中他自然要比富縣令更有資格當任這個知府。&rdo;
有幾個人隨聲附和道。
我點了點頭道:&ldo;如愛卿所言,窮縣令的確有資格,可是愛卿有沒有想過,所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東西撿,也沒有東西可以去搶,窮縣令如果坐在富縣令那個位置未嘗不貪汙,若是當真為民好,豈會覬覦知府之位?再者退一步說,身為一個縣郡的父母官,治下老百姓卻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那這個縣令要他做什麼?給他一個知府做,豈不是一個知州都要過著那種飢餓貧窮的日子了?&rdo;
&ldo;這……&rdo;幾個試子面面相覷不知做何回答。
我搖了搖頭道:&ldo;你們幾個退下吧,還有其他意見嗎?&rdo;
有幾個試子猶豫了下道,願推富縣令,理由是,他雖然貪汙,但是治下卻是富饒,上交國庫的稅銀與他貪汙的不值得一提。
我聽了也點了點頭道:&ldo;這倒也是,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官場自然也一樣。所以你們認為治下富饒就可以貪贓,可以升官,可以發財,可以把稅銀當做是自家的……朕若是給了你們這個知府做,那你們是不是也打算學著那個富縣令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rdo;
&ldo;微臣不敢。&rdo;站出來的幾名試子忙驚恐的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