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爾·薩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ect phoenix),它有選擇地搜查200光年以內約1000個鄰近的類日恆星‐‐當然是假定這些恆星周圍有可供生命生存的行星。到1999年中期,鳳凰計劃已觀測了它名單上一半的星體,但仍未檢測到地外文明資訊。所以對seti表示反對或懷疑的也大有人在,有很多科學家根本就不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在他們看來seti當然是毫無意義的。鳳凰計劃現在的觀測,是使用設定在波多黎各的直徑305米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這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單個射電望遠鏡。
薩根本人就如《接觸》中的愛博士那樣,堅信外星文明的存在,那個估算銀河系中高等文明數量的著名的&ldo;德雷克公式&rdo;,就是德雷克和薩根一起鼓搗出來的,薩根估算的結果是,銀河系中&ldo;先進技術文明&rdo;的數量在100萬的數量級。他還相當傾向於相信外星人曾經在古代來到過地球。特別是,薩根認定外星人會對地球人類友好,這一點他&ldo;簡直像宗教信仰一樣堅定不移&rdo;。《接觸》當然貫徹了他的這一信念。
但是,影片《接觸》刪去了小說中的一個重要情節:愛博士後來發現,在圓周率π中隱藏著宇宙的秘密,當π值到小數點後某位數時,資訊程式碼就出現了。儘管薩根希望在電影中保留這一情節,但最後還是被割愛了。有人認為&ldo;刪除這一情節,是製片人犯下的最大錯誤&rdo;,因為這使得這部電影&ldo;失去了智力上的深度&rdo;,無法引出與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2001: a space odyssey)相提並論的對話。
影片《接觸》上映之後,當然也獲得了許多好評,上座率是科幻大片《獨立日》的五分之一,應該也算很不錯的成績了。然而不幸的是,薩根已經在半年前撒手人寰,他最終未能看到自己編劇的電影上映,恐怕難免抱恨終天。
【-全書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