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奶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哥哥意識模糊,卻沒有外傷,體溫過高,無汗。應只是普通的傷風,伴有發熱。
黎昕餵了男孩一顆丹藥,接過念兒手中的水灌下。招來小女孩,大概的問明瞭情況。
兄妹二人家中遭了變故,原是拿著信物要去投靠父親故交。可途中先是遭了劫匪,搶去了盤纏;僕人隨後又偷了僅剩的信物離開;男孩身嬌肉貴,沒有吃過這種苦,加上急火攻心就病倒了。
小女孩說到最後,嚶嚶啜泣。念兒心想:也是可憐,哥哥也倒下了,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當真不易。
黎昕溫聲寬慰了幾句,再贈了一些銀兩作為盤纏,見哥哥悠悠轉醒,應是再無大礙。此事打止,拉了念兒離開。
心中有些莫名的心疼念兒的懂事,那些生活技巧大都緣於生活所迫。過得幸福的孩子,一旦離開了賴以生存的環境,大抵都和這對兄妹一般吧。念兒他,獨自一人頑強的挺過了八個寒暑,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晚上,師徒二人坐於梨樹旁乘涼。梨樹苗剛剛種下,和念兒差不多高,嫩綠的抽著新芽。
黎昕問:&ldo;念兒,你可知晨曦的露珠幾時凝結,幾時流落?&rdo;
念兒搖頭,答道:&ldo;不知。&rdo;
黎昕再問:&ldo;你可知山間的野花如何含羞,如何待放?&rdo;
念兒想想,再搖頭:&ldo;不知。&rdo;
黎昕的問題問得很是刁鑽,若是再貼近生活一點,念兒估計就能回答上來。偏偏專挑一些看似具體,卻又籠統模糊的事物,讓一個每天疲於生計的孩子如何應答?
黎昕笑笑:&ldo;那你還覺得自己知道得多嗎?&rdo;
念兒立馬聽懂了師父的意思,小聲道:&ldo;我錯了師父,我不該出言折損那個小女孩,我與她一般無知。&rdo;
這下黎昕心滿意足,抱過念兒坐於腿上,伸手把他圈在懷中。繼續道:&ldo;知道自己無知,就不算無知!念兒去上學堂可好?&rdo;
不知何時起,二人都已習慣了這般親暱。黎昕甚至覺得,小孩兒長了不少肉,小小軟軟的一隻,抱在懷裡感覺甚好。
念兒舒服的窩在他懷裡,問道:&ldo;師父,你的聰明是在學堂裡學來的嗎?&rdo;
&ldo;哈哈,世人多愚昧,所謂的聰明人,只是善於隱藏自己的無知罷了。不過,上學堂可以讓你博學多識,分的清是非。&rdo;
……
第二日,黎昕帶著念兒在鎮上尋了一處私塾 。不太繁華的地段,不甚起眼的小院,遠遠的就能聽著朗朗讀書聲,幼稚、整齊。
黎昕帶他拜過夫子,正式入學。
夫子是個極為年輕的秀才,褒衣博帶風流儒雅。據說早早的就過了鄉試、會試,可自命清高得很,不肯在那名利場中打滾,窩在這鐘靈毓秀的小地方教書。見著了二人微微皺眉,說話時淡淡的客套疏離。
還有一位年紀稍長的先生,不苟言笑、固執古板的樣子,蓄著一把山羊鬍子,倒不常來。
從此以後,念兒多了一項功課――上學堂。
第23章 九歲
某日,念兒下得學堂,回來,悶悶不樂。
黎昕坐在屋頭賞景,遠遠的瞧著了一副書童打扮的念兒,笑逐顏開。飛身出了院子,立在小院門口等他。
待得念兒再走近些,隔著老遠都能看出他的心事重重來,黎昕握拳輕咳了一聲,收斂了笑意。端著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狀似在品遠處的煙雲。
念兒見了黎昕,沒有像往常一般飛奔過來,看這樣子,愁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