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日丹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達前線的麥克奈爾也持此意見。
更有趣的是,美軍內部竟然出現了第三種意見,那就是以艾森豪威爾副手克拉克為代表的看法,他們支援巴頓的主張,但對戰爭前景的看法卻與那位悍將大相徑庭。
他們認為,從戰役角度上說,趁此發起突破的好處不言而喻,而且沒必要在意後勤問題對後期突破的影響——因為他們確信戰爭又一次像上次大戰一樣轉入了消耗戰。既然如此,能取得的區域性優勢就一定要去取,德國遲早會被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榨乾。
艾森豪威爾根本沒有理會第三種奇葩觀點,直接電報徵詢德內爾的看法:“你站巴頓還是布萊德利?”
德內爾選擇了布萊德利:“我不看好巴頓的計劃,德軍預備隊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特別是黨衛軍第二裝甲師馬上就要到前線,匆忙突破恐怕無法達成目的。”
為了阻止這支辣脆生力軍迅速馳援前線,抵抗組織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但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支被“元首”寄予厚望的部隊在各路抵抗組織的襲擾、遲滯之下,足足用了一個月,才從法國中部抵達諾曼底地區。
四個小時後,盟軍總司令裁決了這場論戰:“各部隊轉入防禦,等待後繼部隊抵達,眼鏡蛇行動照舊。”
收到電報的巴頓撇撇嘴,但也沒太在意,畢竟眼鏡蛇行動的主要執行者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