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牽星板』的用法。
一套牽星板由十二塊正方形烏木板構成,最大一塊邊長約24厘米,稱『十二指』。每塊都遞減兩厘米,到最小的一塊邊長兩厘米的,稱為『一指』。木板的中心穿一根長約七十二厘米的繩子,製造十分簡單。當年鄭和就是靠它測星斗高低,度量方位的。
別看這玩意兒其貌不揚,如今大明會用的卻寥寥無幾。之前趙昊向米老叔、牛馬二長老打聽,三人都知道這東西的存在。但光有牽星板沒用,還需要與牽星圖配合使用,他們誰也沒見過牽星圖,自然都不會牽星術了。
鄭若曾也是在胡宗憲的幕府時,以抗倭需要海戰為籍口,才從南兵部的架閣庫中,翻找出了若干份牽星圖,其中就包括元朝漕糧海運的航路。
他正是仗著這些牽星圖,才能驅船行遍大明的海域,寫出千古不朽的《籌海圖編》十三捲來。
……
「牽星術其實很簡單。」鄭若曾一邊說,一邊抬頭看一眼北邊的星空,右手便拿起『六指』板,伸直了右臂。
然後左手拿起穿在木板中心的細繩置於眼前。
「眼睛先看板下緣,將下緣平水,再看看板上緣是否與北辰平齊。」說著他微微搖頭道:「寬了,擋住北辰了。換四指。」
鄭一鸞趕緊換了『四指』板,重複了上面的動作後,鄭若曾見北極星出現在板上緣,方沉聲道:「北辰四指。」
他二兒子趕緊就著新式的船燈記下來……在能自己吹玻璃後,這種可以手提的、能防風雨的煤油燈,就沒有任何製造難度了,只是依然用燈油做燃料而已。尤其是海上有風有雨的天氣,真是船員的照明利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