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第2/3頁)
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各國分裂和滅亡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氏族的代表,是它的名譽領袖&ldo;舍赫&rdo;(射ikh,老者),&ldo;舍赫&rdo;不象現代好萊塢的同名人物那樣2,他是本部族中年高德劭、智勇雙全、仗義疏財的成員。必須有資格的長者,才能當選,在法律上、軍事上和其他公共事務上,&ldo;舍赫&rdo;並不是獨斷獨裁的;他必須召集由本族各戶戶長組成的部族會議。他的任期的長短,由選民全體來決定。
一般阿拉比亞人,特別是貝杜因人,生來就是民主主義者。他以平等的地位和他的&ldo;舍赫&rdo;見面。他所處的社會,使得人人都處於平等地位。&ldo;麥列克&rdo;(alik,國王或君主)這個稱號,阿拉比亞人只用來稱呼外國的統治者,以及有幾分羅馬化和波斯化的加薩尼王朝和希拉3王朝的國王。只有肯德人的國王是例外。但阿拉比亞人不僅是民主主義者,而且是貴族主義者。他認為自己是一切眾生中十全十美的典型人物。在他看來,阿拉比亞民族是世界上最尊貴的民族(afkharal-ua)。從貝杜因人自高自大的觀點來看,文明人是不象他們那樣幸福,不象他們那樣優秀的。阿拉比亞人對於自己血統的純潔,口齒的伶俐,詩歌的優美,寶劍的鋒利,馬種的優良,尤其是宗譜(nasab)的高貴,都感到無限的驕傲。他酷愛高貴的宗譜,往往把自己的宗譜追溯到人類的始祖阿丹(亞當)。除阿拉比亞人外,世界上是沒有什麼民族把宗譜學提高到科學的地位的。
貝杜因的婦女,不管在伊斯蘭教時代,或在伊斯蘭教以前的時代,都享有若干自由,那是城居的婦女比不上的。她生活在一個多妻的家庭裡,丈夫是一家之主,但她有選擇丈夫的自由,丈夫虐待她的時候,她還有離婚的自由。沙漠裡的人民只要遇到機會就能夠汲取別人的文化,這是他們的顯著的特徵。潛伏了好幾百年的才能,遇到適當的刺激的時候,似乎就突然覺醒,一鳴驚人。肥沃的新月地區,就是有著大好機會的地方。一個漢穆拉比出現於巴比倫,一個摩西(穆薩)出現於西奈半島,一個齊諾比雅出現於巴爾米拉1,一個阿拉伯人菲利普出現於羅馬,或者一個哈倫&iddot;賴世德出現於巴格達。他們建立起許多紀念物,如皮特拉的古蹟,至今尚能引起世人的讚嘆。伊斯蘭教初期驚人的、幾乎無與倫比的繁榮,是與貝杜因人潛在的才能有不少關係的,哈里發歐麥爾說的好:&ldo;貝杜因人以原料供給伊斯蘭教。&rdo;2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