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糕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我剛才說的和國內都交流過,看法都基本一致。而且國內已經在著手建立計算機模型和實物模型了,預計會在三個月後會有初步的研究結果。”竺偉業收回了眼裡的光芒,看著他說。
“嗯,那就謝謝你了竺站長!”楊愛民說著就站了起來,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後面的會議可能涉及我們的核心問題,麻煩你迴避一下。”
竺偉業也站了起來,握住了楊愛民的右手,聽到他這麼說後就鬆開了手,敬了個禮後就往會議室外面走去。
楊愛民看著會議室的門關上後,屁股又坐到了座位上,他看向了王強,將鋼筆帽又拔了下來,“王教授,你和秦斌有什麼看法?”
聽到楊愛民問到自己,王強坐直了身體,昨晚他和秦斌也熬了個通宵,看了一遍又一遍昨天拍的影片資料。
“楊教授,是這樣的,我昨晚和秦斌反覆看了這些影片資料,發現了四個問題。
一是這個柱子的外表材料絕對不是地球上的,也不可能是人為製造的。我們觀察了畫面裡的這個金屬表面,並利用現有的裝置把畫面放到了最大,發現這個金屬表面以每秒大約一毫米的速度在緩緩流動。而且不是單一地往下流動,所以說地球重力對它的流動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我們所知道的,在地球上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就只有一種,那就是汞。但是汞在常溫下的流動性是遠高於這種金屬的,而且汞的物理特性也不足以作為建築的表面材料。
所以說它這個流動性是第一個問題。
二是這個材料的物理特性問題。地球上擁有的最輕的金屬鋰,它的密度是0534克/立方厘米。假設這個柱子表面的金屬材料是鋰所構成的,我和秦斌設定其表面材料只有一毫米厚,目測其露出海面的部分有十千米高,直徑大約是‘崑崙號’寬度的兩倍,也就是那整個鋰金屬表面材料的總重量大約就是一千三百六十四噸。但是如果把一千三百六十四噸的鋰做成一毫米厚、十千米長,並且把它立起來,其自重就會把它直接扯成兩半。地球上沒有一種金屬材料能有這樣的強度,包括我們材料工程所研究出來的所有合金。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它的材料強度問題。
還有第三個問題,我和秦斌發現這個金屬材料有著極強的疏水性,放大影片後我們發現在整個金屬表面是沒有一點水的。要達到這種現象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材料本身就具有這種特性,就像油和水一樣;二是這種材料的表面絕對光滑,水分子在其表面無法黏附停留。
但是有個疑點,我昨晚和秦斌研究影片的時候發現在柱子頂端有源源不斷的水流下來,流到了表面後卻突然消失。我們倆就這個問題討論了一宿也沒有個結果,猜測可能是水流被引導向了其他地方或者是這個金屬材料本身具有噬水性。
還有噬水性這個概念是我前幾年提出來的,這是當時我受國家委派前往西北一處史前遺蹟的時候提出來的,當時這個遺蹟的表面金屬材料就表現出了極致的噬水性——有多少水它就能吞噬多少水。
順便提一句,這個史前遺蹟就在古樓蘭國的境內,那個遺蹟就在一個乾涸的湖泊中央,秦斌也是知道這個的。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這個金屬材料自身還發著光,淡淡的藍白色的光,極其微弱。我和秦斌就這點也沒有頭緒。”
王強一口氣說了一大堆,除了秦斌外其他幾人都是聽得雲裡霧裡的。楊愛民也不懂材料學,苦惱地抓了幾下頭髮,“王教授,你那邊有沒有做記錄?”
“有,我和秦斌所有的討論結果都在這裡。”王強說著就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a4紙,開啟後上面潦裡潦草地記著各種演算公式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