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蒼天饒過誰 (第2/6頁)
南希北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種種,可是不敢相信張儀,哪怕你說得天花亂墜,老子也不信你。
誰信你可都沒有好下場。
這出來混的總要還,張儀也要為自己的誠信買單。
劣跡斑斑的他,在失去秦國相邦的光環,天下諸侯是無人敢信之,也無人敢用之。
韓國其實也是被迫啟用張儀,韓君只是讓張儀在秦韓聯軍中擔任要職,但在朝中,就還是公仲侈做主,張儀基本上是被排除在外。
張儀是失落的離開了。
可是在他走後,魏惠王便向惠施問道:“相邦如何看待新會的人人平等。”
這老頭也不糊塗,雖然張儀不可信,但你惠施可信啊!
那你說說這個問題怎麼辦?
惠施便道:“大王可還記得,當初賙濟在此與孟先生辯論。”
魏惠王點頭道:“寡人自然記得。”
相當當初,他不禁自言自語道:“當初賙濟不過是衛國一個小官,卻敢在寡人的王殿諷刺寡人,寡人當時就認為此人絕非尋常人,他能有今日成就,其實也並不意外啊!”
也不知道是在誇姬定,還是在誇自己。
惠施稍稍點頭,又道:“大王又是否記得,當時賙濟曾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魏惠王訕訕點了點頭。
不太好意思。
因為他完全沒有聽進去。
惠施繼續言道:“如今楚國便是被水覆舟,但此非賙濟之功,而是那楚國貴族之敗。若是大王能夠體恤臣民,能夠愛民如子,便無須懼怕那新會,反之,大王縱使與秦國聯合,只怕也無濟於事,因為成敗是在於民心,而非是在武功和陰謀。”
魏惠王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惠相瞥他一眼,心道,如今事實就在眼前,但願大王能夠知錯悔改。
其實惠施看得比張儀更加透徹,張儀看到的是其中利害關係,新會是反權貴的,那麼權貴自然應該聯合起來對付新會。
二者可是有著根本矛盾啊!
而惠施看到得卻是問題的本質。
新會不是反權貴,而是順應民心。
權貴若是以仁政治國,若是愛民如子,這矛盾就不存在了。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二者並不存在什麼根本矛盾。
楚國國內動盪,原因是在於姬定嗎?
不是。
是在於楚國國內自身的矛盾。
姬定只是加速這矛盾的爆發,而不是製造出這矛盾。
楚國是敗於自己,而非敗於姬定。
你若不治理好魏國,姬定來不來,你也得亡,你若能夠治理好魏國,姬定是毫無殺傷力。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姬定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實在不行,這百姓到底還有一雙腳啊。
故此大敵當前,姬定卻還在忙於治理,忙於安排那些從楚國軍中逃來計程車兵。
此時此刻,在那長江之上,淮河之上,一艘艘帆船,將那些逃來的百姓運送到彼岸。
碼頭上是炊煙裊裊。
他們下船之後,立刻就能夠吃到一口熱騰騰的飯。
大家是彼此相助,無微不至。
因為這裡的工作人員,也是在他人的幫助下,才在這裡安身立命,故此他們也是竭盡全力地去幫助別人。
而且這逃來的人們,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人才,商人、工匠、船伕、書生,比比皆是,他們的到來,使得各行各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先生。”
法克來到姬定身旁。
正在安排工作的姬定,回頭瞧了眼法克,然後向身前的幾個墨者道:“你們快去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