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幸福如履薄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波斯商人,他們都見到過。
“我聽聞金國有猛安謀克,遼國契丹也有皮室軍,西夏也有鐵鷂子,都是同樣的道理麼?”
年紀最大的禿帶老人詢問道。
“不,這些這些本質上是不同的。”
帖木兒搖了搖頭。
“契丹建國後,太祖耶律阿保機為加強宿衛力量,以行營為宮,“簡天下精銳,聚之腹心之中”(《遼史?兵衛志》),得兵馬精銳者3萬人為護駕軍。
太宗耶律德光時定名為皮室軍(意為“金剛“)。始置左、右皮室詳穩(或稱南、北皮室詳穩,“詳穩“意為將軍),分領左、右二軍。
後又增設黃皮室詳穩、敵烈皮室詳穩等職,掌管由室韋、敵烈諸部組成的皮室軍。皮室軍內,往往又以鷙鳥猛禽名稱為號,分稱鷹軍、龍軍、鳳軍、虎軍、熊軍、鐵鴿子軍、鶻軍等,共3萬騎。輪番入直宮帳,並分駐五京及邊陲要地,成為戍守作戰的勁旅。
而猛安謀克則與我們將要實行的萬戶千戶制度有類似之處。女真初起時,其部長曰孛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
猛安者就是千夫長,謀克就是百夫長。
它們是原始社會後期由於徵掠,圍獵的需要而設的軍事首領,隨後發展為固定的軍事組織。
猛安謀克作為軍事編制單位,其人數最初多少不定。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始定製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
而西夏的鐵鷂子,可以理解為王牌部隊,和宋朝靜塞軍,金國鐵浮屠,柺子馬是同型別。
鐵鷂子,又作鐵鷂軍。西夏党項平夏部騎兵。總數三千,分十隊,皆由党項羌貴族豪酋子弟和親信組成,騎良馬,著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於馬上,雖死不墜於地,可以馳騁在平原曠野。作戰時,多使之奔襲衝擊。”
“宋國也有這樣的強軍?”
撒察別乞笑道。
對於被金國掠二帝而還的宋朝,草原人心中都有一些輕視。
而對於三十多年前被宋朝皇帝害死的岳飛,鐵木真和札木合則是氣的捶胸頓足,恨不得早生四十年,見識一下中原的巴特爾。
“自然是有的。”
帖木兒聳聳肩,對於弱宋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其實無論是匈奴鮮卑還是突厥契丹女真,之所以有著這樣的軍事制度,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習慣。”
帖木兒繼續為草原上的這些野蠻人開拓眼界。
一個征服者不能只曉得動用武力,而不懂得思考。
帖木兒常對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