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幕府,極受倚重的堂叔袁保齡或其他父執,而選擇投奔吳長慶呢?這就不能不提到其嗣父與吳的特殊關係了。
吳長慶(1834‐1884),字筱軒,安徽廬江人。其父吳廷香有文名,是當地的紳士,受命辦理廬江團練,1854年太平軍攻破廬江時戰死。廬江被圍困時,吳廷香派遣吳長慶到宿州向身兼督辦安徽團練大臣的清軍統帥袁甲三求救,當時袁保恆、袁保慶俱在軍中效力,袁甲三對是否援救廬江躊躇不決,問計於子侄。袁保慶力主增援,袁保恆則堅持不能分兵,二人爭執不下,致使耽延時日,廬州城破,吳廷香死節。吳長慶憤而與袁保恆斷交,與袁保慶則&ldo;訂兄弟之好&rdo;。後來袁保慶為官南京時,駐紮在浦口的吳長慶與他時相過從,感情非常好。袁保慶患霍亂突然病逝,吳渡江視殮,撫柩痛哭,幫助料理喪事。由於吳與袁保慶的特殊情誼,吳定能對其摯友的惟一嗣子另眼相看,格外照拂,這是袁世凱算計之中的。且此時的吳長慶已是官居一品,主持方面的淮系大將,深受李鴻章的信任和倚重。吳長慶還以禮敬士大夫聞名天下,其幕府中多一時名士,被目為儒將。以這位父執作靠山,仕途的順利發達可以預期。這確實是袁世凱的最佳選擇。1881年5月,袁世凱到山東登州投奔了慶軍統領吳長慶。
注 釋
1沈祖憲、吳罜生:《容庵弟子記》卷一。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6袁靜雪:《我的父親袁世凱》,《文史資料選輯》第74輯第125‐126頁。
7同上,第124頁。
8曾,曾國藩;左,左宗棠;李,李鴻章;胡,胡林翼。這四個人都是以文人帶兵起家,以軍功封侯拜相,成為清代的&ldo;中興名臣&rdo;。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堂叔袁保恆等也是由進士出身的文人,帶兵立功,置身高位的。
初露崢嶸 [二]
袁世凱從軍一年後,清廷的屬國‐‐朝鮮就發生了壬午兵變。袁世凱放棄了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隨同吳長慶的慶軍開赴朝鮮平亂,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二年的外交生涯。在壬午兵變和兩年後發生的甲申政變中,袁世凱充分展示了自己面對危機時的應變能力,從而獲得了吳長慶和李鴻章的賞識與重用,為自己的仕途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對機會的把握上,人往往會面臨多種選擇,捨得放棄才會有所獲得。袁世凱放棄科舉考試,選擇了從軍出征,是因為他認準了自己只能在事功上找出路。目標確立後就毫不動搖地朝此努力,當然就抓住了機會,成就了自己。人們常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而危機是最考驗人和鍛鍊人的,也是最能展示一個人真本事的機會,袁世凱可算是這方面的一個例證。本章開頭所選引文是袁世凱在甲申政變前夕,向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匯報朝鮮政局動態的函稟,表現了他出色的形勢判斷能力。
致北洋大臣李鴻章報告朝鮮政局稟1
(1884年11月12日)
朝鮮君臣,為日人播弄,執迷不悟;每浸潤於王,王亦深被其惑,欲離中國,更思他圖。探其本源,由法人有事,料中國兵力難分,不惟不能加兵朝鮮,更不能啟釁俄人。乘此時機,引強鄰自衛,即可稱雄自主,並駕齊驅,不受制中國,並不俯首他人。此等意見,舉國之有權勢者半皆如是。獨金允植、尹泰駿、閔泳翊意見稍歧2,大拂王意,漸疏遠。似此情形,竊慮三數年後,形跡必彰。朝鮮屏藩中國,實為門戶關鍵,他族逼處,殊堪隱憂。該國王執拗任性,日事嬉遊,見異思遷,朝令夕改。近時受人愚弄,似已深信不移,如不設法杜其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