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第1/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ldo;高帽&rdo;的學問 [七]
那麼王錫彤是否有意回護袁世凱呢?就袁世凱死後由河南巡按使田文烈上報政府的《袁公林墓工報告》(1918年財政部印本)中所載,安葬和造墓共用銀七十餘萬兩。袁死後,由前往彰德送葬的老友徐世昌主持分配遺產,他將全部田產股票現金分為三十份,諸子各一份,未出嫁的女兒兩人一份,姬妾無子女者一份,每份八萬餘元,合計共二百餘萬元119。顯然王說的是實話、公道話,而也正像他所預料的,袁氏死後,袁克定、袁克文等也都現出了貴家公子哥的本來面目,很快將家產揮霍一空。克文死時據說只在他桌上的筆筒中找到了二十元錢,後事還是靠他在青幫中的弟子們湊錢辦的。而克定在解放以後,只能依靠著政府每月二十元的救濟過活。袁家子孫中,只有克文的第三子袁家騮和妻子吳健雄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所以歷史上的很多領袖人物,在世時聲名顯赫,身後卻子孫飄零,家業蕭條,其追求奮鬥的歷史,真讓人覺得像是南柯一夢呢。
袁世凱死了,他的故事也講完了,但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還會帶給後人許多教訓和思考。袁世凱之死化解了政治危機,共和恢復了,但仍然久久上不了軌道。反袁的各路英雄,除去蔡鍔、梁啟超二人實踐了自己&ldo;失敗就戰死,絕對不亡命;成功就下野,絕對不爭地盤120&rdo;的諾言,一病逝於日本,一退出政界,到大學教書而外,討袁諸公,如唐繼堯、陸榮廷、劉顯世、劉存厚、陳炯明等,全都成了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軍閥;而北洋集團也因權力之爭而分裂成直、皖、奉等幾大派系,逐鹿中原,互爭雄長,&ldo;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rdo;。你要說這些個把中國搞得烏煙瘴氣的人物,反袁是出於對共和的熱愛,有誰相信呢!袁世凱身後留下的,是一個干戈擾攘,戰亂頻仍的國家,老軍閥們打了十年,什麼護法戰爭、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等等;代之而起的國民黨新軍閥又打了十年,什麼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等;直到日本人打進來了,內戰仍舊消停不了。在這幾十年的內亂中,中國追趕西方的腳步放慢了,停滯了,中國持續穩定發展的改良主義運動中斷了,主導著中國命運的改良和建設,在很長的時間內被以暴易暴的革命、內亂所取代,陷入了惡性迴圈之中。這一切的禍根就是袁世凱的帝制運動,他晚年的這一步錯著不僅誤己,而且誤國,說禍國殃民是一點也不冤枉他的。所以,袁世凱這一失足,不僅是他個人人生事業的悲劇,也是中國改良主義和近代化事業的悲劇。
歷史的發展,社會的轉型,都會有一定的過程,這種過程一定是由必然性與偶然性交織結合而成的。發展、轉型是必然的,但發展的好壞,轉型的快慢則是偶然的,受制於制度的。人治且又專制,是變數極大而且可怕的一種政治,所謂&ldo;一言興邦,一言喪邦&rdo;是也。攤上一個好領袖,是國家的造化,百姓的造化。但好領袖若無好制度做保障,最終不免於走向反面。袁世凱本來不失為經世治國的能臣,經驗、手段、謀略、心胸都足以領導中國的改良主義運動,但專制制度為他提供了自我膨脹的空間,致使私慾矇蔽了心智,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當然,袁氏的失敗,也為一切有皇帝慾唸的人樹起了一道警告牌:不管權勢有多大,萬萬不能真做皇帝。
注 釋
1轉引自《近代稗海》(第3輯)第232‐234頁。
2癸丑,即1913年。
3僉,全;都。
4厲階,禍端。
5衷,內心。
6矍然,驚慌失措的樣子。
7淪胥,淪陷之意。
8閭閻,泛指民間。
9唐在禮(1880&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