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1/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9《中朝關係通史》第615‐616頁。
40即朝鮮統治階層中主張同中國維持良好的宗藩關係的官僚集團。由於附屬國與宗主國之間是以小事大的關係,故被稱為&ldo;事大派&rdo;,清廷對屬國是所謂&ldo;天朝上國&rdo;,故此派又被稱為&ldo;事上派。&rdo;
41法國自19世紀70年代起即開始侵略越南。越亦為中國之屬國,故邀請劉永福的黑旗軍入越作戰。1882年法軍攻陷河內,次年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越南淪為法國的保護國。此後,法要求清撤出越南北部的清軍,為清廷拒絕。在越南北部,清軍連戰連敗,退至中國邊境。中法談判亦時斷時續,陷入僵局。1884年8月23日,法海軍攻擊福建馬尾海軍基地,清南洋水師全軍覆沒。三天後,清政府對法宣戰。
42金玉均:《甲申日記》,《中日戰爭》卷二,第467頁。
43同上,第471頁。
44根據有關史料的記載,由於袁世凱等的警覺和戒備,至少兩次嚇阻了開化派的襲擊清軍、暗殺其將領的陰謀;從而推遲了政變的發生。一次是金玉均、洪英植與日本代理公使島村謀劃設宴誅殺清軍將領,&ldo;伏士官生徒於庭中,二鼓開筵,四鼓起事&rdo;。同時派開化派掌握的新軍分頭攻打失去統帥的三營清軍。但由於島村顧慮清軍&ldo;皆久經戰場,赴宴時侍從必多。若起事座中,萬一不敵,反受其害。此議遂寢。&rdo;此後不久,他們又共謀&ldo;夜半襲取三營,遣人入視三營壘,見防守森嚴,亦不果。&rdo;參見《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第1536頁。
45《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第1506、1537頁。
46朝鮮新軍分前、後、左、右四營。其中前、後兩營由日人教練,左、右兩營由清軍教練。當時四營均已由開化派政府掌握。
47《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第1534頁。
48沈祖憲、吳罜生:《容庵弟子記》卷一。
49《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第1527、1534頁。
50沈祖憲、吳罜生:《容庵弟子記》卷一。
51同上。
52又據金玉均《甲申日記》所記,&ldo;袁世凱今請陛謁,率兵士六百名而入闕,分二隊三百名從東、西門入來&rdo;,則清軍實際參戰人數為六百人。《中日戰爭》(二),第494頁。
53&ldo;傳統帝國主義&rdo;即前面所引用蔣廷黻先生所說意義上的&ldo;帝國主義&rdo;
54在被矯詔入宮殺害的大臣中,有四人掌握軍權,即:督辦海防總管閔泳穆、前營使韓圭稷、左營使李祖淵、後營使尹泰駿。開化派旋即以樸泳孝為前後營使,徐光範為左右營使,控制了新軍。
55沈祖憲、吳罜生:《容庵弟子記》卷一。
56《李鴻章全集?電稿一》,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353‐354頁。
57胡思敬《大盜竊國記》雲:&ldo;時法事未結,朝旨戒用兵,命吳大翨東渡,主和解。大翨中途與幕客羅豐祿謀,欲誅世凱以謝日人,豐祿力諫。&rdo;
58同注56,第369頁。
59沈祖憲、吳罜生:《容庵弟子記》卷一。
60吳大翨、續昌等到達漢城時,&ldo;吳兆有等跪迎江干,星使未降輿(連轎子也沒有下)&rdo;,而袁&ldo;單騎至南門外揖迓道左,星使降輿寒暄&rdo;,故吳兆有&ldo;甚憤,並銜及公。&rdo;參見《容庵弟子記》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