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區域鄉鎮企業志 (第1/2頁)
劈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艾書雖然失去了一些合法增財的機會,但看著孫子翻身、爬動、站立、走路、呀呀學語……茁壯成長,天倫之樂勝過一切。
艾書臨近退休之年,常常思考退休後如何發揮餘熱,把晚年過得充實些。
艾書的第一選項是回老家幫助基層工作,建設美麗家鄉,但由於本人沒有得到正本清源,沒有黨籍的工作無疑是困難的。時值“5.12”汶川大地震,他把自己多年自留自存的黨費521元,佚名投在政府設的露天“愛心箱”裡,斷了首選念想。
如何過得充實,想辦三件事:一是區域鄉鎮企業志;二是平生只寫一部書,記錄見聞事;三是牽頭編纂本支系族譜。三件事預計十年完成,那就是年逾古稀了。
三件事,對於個人來說都是新鮮事,須從頭學做。自費參加省地方誌辦公室舉辦的“地方誌”培訓班學習。五天的學習,艾書像小學生一樣,不遲到不早退,洗耳靜聽,認真記錄。
對於地方誌的總則、觀點、體例、內容、記述、資料、行文、出版等,專家們分章授課,艾書連內急都挨住,生怕漏聽漏記。特別是體例和記述是志書的基本要求,艾書筆記最全。對於體例中的述、記、志、傳、圖、照、表、錄等文書處理要求,艾書還在筆記文字下加了著重號。
幾天學習下來,艾書那32k的筆記本,記得滿滿的。
回臨川后,艾書以企業協會秘書長身份召集各鎮鄉辦事處相關人員進行了修志培訓。
艾書在作總結時要求:
“一、修志要先修身,秉筆直書,胸懷坦蕩,不以親我者而厚之,不以疏我者而薄之,不挾帶“私貨”入書。
“二、在體例上以第三人稱記述,橫排門類,縱述史實,述而不論,寓觀點於記述之中。
“三、生不立傳。應立傳人物為在本行政區域有重大影響者,以及本藉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響者。在人物傳、人物簡介、人物表以外記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隨事出。記述人物準確、客觀、公允。
“四、人物直書其名,即使寫自己的長輩,也不冠褒貶詞語,不在姓名後加身份詞,不冠我祖我父、我女之類稱謂。
“五、志書是記載已發生之事。記事記物,不嫌細小,只忌重複。
“六、時間表述,起碼的知識不使用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後年等應使用“是”年、“是”月、“是”日等,站在第三者角度去記述。站在後輩人的角度看祖先發生的事。
“只要堅持這些原則,就寫出一本好志書。”
艾書這個鄉鎮企業煤炭工業協會秘書長,牌子大,但無多人,他集秘書長、秘書、服務員、保潔員於一身,抄錄政策、解難答疑、收集資料、閱卷整理、均是一人。
初稿近完時,鄉鎮企業與煤炭管理分家,協會賬戶上的50萬元本金連息50萬零200來元,協會會長一次划走50萬元支援某村建設,鄉鎮企業局新任局長告訴艾書:“已無資金支付你的工資。”艾書回答:“無工資支付沒關係,這是我想辦的事,沒報酬也要把它辦完。連辦公室我也騰出,搬到樓頂去做。”
境內一著名民營企業家見狀也來打氣:“我支援5萬元出此書,出書500本,之外就是給你的稿費、辛苦費。”
歷經三年,75萬字專志清樣報臨川市和省地方誌辦公室稽核。臨川市地方誌辦公室的批覆說:
“一、局領導班子團結一致、思路開闊,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執政思想和鑑史資治的發展理念。
“二、該專志以年為經、以事為緯、橫分門類、縱寫史實,以全市鄉企煤炭事業從古到今、由弱到強的發展軌跡為主線,詳實地記述了全市鄉企煤炭工業的歷史變革、產業劃分、結構調整、經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