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飽飯吃了 (第1/2頁)
劈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燒磚瓦,用煤炭成本太高。用煤燒也是普遍方法。艾書的姨父鑑於這個隊山大林密雜樹多,建議改用柴火燒製,可大大降低成本。隊裡採納建議,規定燒柴以乾枝椏幹樹樁為主,佔三分之二,其他溼椏枝、倒掛刺、泡兒刺等都可以,佔三分之一。一天一勞力打柴360斤,記12分工,超過定額部分5分工100斤。艾書天天超額。一天他刨出來一個大樹根,無法解破,只好整體背運。綁在戈架子上,好不容易蹭起來,腳杆打閃閃,幾步一歇,估計約有150斤。一過磅,嚇一跳:186斤!破本人歷史記錄。這一天,他砍了4背柴,超指標320斤。得工28分!
磚瓦窯點火後,要不停地加料,白天夜晚兩班,對班12小時。白天2人24分工,晚上3人也可2人,36分工。艾書和二哥報名夜班。
每天晚上接班後,弟兄二人,加柴不停,操作休息,輪流進行,個把鐘頭換一次。臨近天亮把帶去的洋芋放在火子裡烤熟。吃完洋芋 ,天亮接班的來了。他們就揹著戈架子過河,到對面峰包山割一背草。同時找好第二天的草點。把草揹回家。艾母見倆兒子回來,急忙燒開水給二人攪一大碗包穀細麵糊,說他們餓了趕快吃。這包穀細面是艾母特意照顧艾書弟兄的。就是在磨包穀面時,用粉篩把細面篩出來,專門給他弟兄倆備餐。艾書弟兄三口兩口把麵糊吃完,正好隊裡吹哨子喊出工。二哥繼續當他的磚瓦胚子,艾書又跟著大家男社員出工或薅秧子、或追肥、或坎柴,反正昨晚上的18分又賺得了。
中午飯後,艾書瞌睡太來。隨便一倒就睡著了。一覺醒來精神煥發,又出工去了。
下午工後,艾書往往都要打理一下他的“五房四坎”莊稼。他開的地有13個點,最大的那塊地能種24窩包穀。最小的一塊種3窩,總數108窩,他盤算可以收50斤淨玉米。最大的一塊在小溪邊,土沃水肥足,長勢特別好。長到“掃把頭”,將要出天花,將要背棒棒。一天旁晚,艾書查到此地時,傻了眼:全部被人用刀劈在地!他像個潑婦,雙膝跪地詛咒砍禾苗店人。
晚上,一戶人一月供應的半斤煤油,點燈時間不能點長。艾書拿出從學校帶回的語文課本,藉助火焰學習。讀書不是像看小說。艾書同樣按老師過去的授課方式:生字新詞、熟讀、分段並擬小標題、課文大意以及中心思想、寫作特點五個環節,一個不少。
姨父對磚瓦燒製很負責,裝坯親自動手;燒製期間白天堅持在瓦窯工地,晚上午夜還要起床現場去看,加燃料勻不勻,爐堂裡的火,磚胚或瓦胚被燒製到什麼程度,窯內窯外有無異常等等,所有環節,均不放過,燒製一窯的半個月時間,天天不放鬆。
姨父和艾書同吃同睡。眼前的這個小年輕人勤勞愛學的舉動被他看在眼裡。他是讀過書的人。心裡想“孺子可教也。”一天,他開口了:“老表咡啊。”本來姨父是長輩,他對小輩可直呼其名。但這些地方,自己有孩子就教孩子,跟孩子稱呼人,且姨父的孩子比艾書年齡要大些,所以就稱“老表咡啊。”“工分要掙,但最重要的是要學安邦治國之策,要成為安邦治國之才。”艾書第一次聽見有人給他提這樣的大題目。“姨父,不可能啊,這輩子怕連個生產隊長都當不上,更不可能安邦治國。”“歷史上,甘羅十二為丞相。丞相就是幫助皇帝治理國家的人。現在當主席、當總理是安邦治國,當生產隊長、當公社書記、當區長、當縣長、當省長,管理的範圍有大有小,但都是在安邦治國。大家都當好了,國家就富強了。”姨父,我們哪有這樣的機會?”“機會是有的,要做好準備。”“要如何準備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修身開始。學好現代書的同時,讀些古書。《增廣》是教做人的;《幼學》是教人開始修身齊家治國的。你可先看些古典小說。《三國》鬥智鬥勇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