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鄉務農 (第1/2頁)
劈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學們沒有大聲喧嚷,只有少數人小聲抽泣。艾書覺得腿有些軟,用4天飯票換了2斤4兩米。用沒有交的學費錢到供銷社商店買了5分錢一張共10張對方白紙,買了5分錢一顆的像桃核米米大小的棕色硬糖20顆,帶回去給媽媽。媽媽愛吃發粑,但從街頭到街尾,什麼粑粑也沒有賣。
艾書課本是不退了,不在學校在家也可以自學。
艾書扛著那床卷著10張紙的草蓆,書包裡裝著課本語文、代數、幾何、物理和食品硬糖,沒有人接送,輕鬆回到家裡。
艾書回家的第二天,二哥也從外鄉的民校停辦,下放回家了。馬不停蹄的參加了生產隊勞動。
生產隊在公房壩子裡分配包穀棒子,叫分毛殼包穀。隊長宣佈:全部按工分分配,這是今年的第一次,以後還有多次。分包穀、分稻穀、分雜糧,都是按工分分配。這次一百分工分分10斤。餘下來的就拿炕公餘糧。42戶人家,有幾家有想法,輕聲小議:“不合理吧?”有幾戶工分多的大聲叫喊:“不靠勞動,糧食怎麼長出來?!”
工分最多的是隊長家,分。最少的是艾書家552分,分得殼殼包穀55斤2兩。弟兄2人帶去的兩個大籃子,用上一個裝了半籃。而隊長家分的1500多斤,幾個人運到深夜才運完。
第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分糧,艾書家最多時165斤,少時10多斤。
艾父盤算:“這一季莊稼收下來,我家分糧也不過7、800斤,5個人口,每人100多斤糧食,怎麼吃啊?要早作打算。生產隊勞動休息時,要在山上多打些救君糧(紅子)回來,田裡的半仁痞谷也打它一些回來,糠菜代。有這幾百斤糧食,比去前年出現的一斤都沒有好多了。”艾書兄弟倆按父親的吩咐辦。
隊長家離田壩最近,且房子是新修過的,房子大,樓板寬,門口的壩子也寬,自然是稻穀的最佳集散地點。
這個隊的徵購(公餘)糧任務斤,其中大米5400斤。國家統一一百斤稻穀出米72斤。因此應入倉稻穀7500斤。按經驗。百斤溼稻穀幹85斤左右,預備溼稻穀9000斤。生產隊會計把賬算出來後,留4個社員運稻穀到隊長家樓上,由隊長家負責晾曬。同時稱出2斤一組的稻穀兩組,交正直的兩戶社員炕晾出乾糧標準。
做法是依規依據的。
會計過磅,社員運輸上樓。
盛裝稻穀上秤的裝物是兩隻用細竹絲編織成的籮筐。一筐裝平100斤。艾書父親拄著柺棍看他們搬運。不時微微搖了搖頭。他慢慢轉身回家,隊長一家留他吃飯,他堅決不吃。
秋糧分完折淨計算。一分工分糧一兩三錢五分,艾書家分得糧食744斤2兩。最高一戶分糧2萬多斤。
艾父帶著艾書到區裡去反映問題。
他已四年多沒有上過街,更不說到過區政府了。他拖著殘腿一瘸一瘸的,平時個把小時走的路,今天邊走邊歇走了三個多小時。聽說區長是新調來的,年輕,是本家,輩分比自己老一輩。
在區政府辦公室門口,見到區長。在這個跛子和小孩的面前,區長顯得高大,又配以呢長大衣,更顯得威武。
“區長,我來反映問題、反映困難。”艾父開口。
“講,什麼事事,快說,我還要下隊!”聽見區長口吻嚴肅,艾書怕得很往父親背後躲。
“今年糧食分配不合理,我們隊全按勞分配,多的人家分的2萬多斤,人均2000多斤,少的人家人均150斤。”
“舉例!”
“如我家,入社土地7人,現5人。我是這個樣子,大兒子參軍犧牲,他媽氣的得了心痛病,半死不活的,二兒子教民校才下放回家,三兒初中下放回家,小女11歲讀書,靠假期兩兒子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