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袁術:徵兵,孤不準 (第2/2頁)
東漢末年分三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者為吏沒什麼不好,但理政安民,治理地方,才是我此生之夙願!”
在薛洪拜董昭為義父之後。
董昭便決定調走繆尚,同時與毛玠進行商議,後者當即表示,他有從政之心,眼下河內郡丞一職,就是個極為不錯的位置。
執法者在太平府的地位。
雖說很超然。
但毛玠幹了近兩年後,還是覺得為官一方,造福百姓更適合他。
“嗯!”
董昭聞言緩緩點頭,上前坐了下來,眼中帶著贊同之色道:“以孝先之能,若久為執法者,確是有些屈才了!”
自董昭投效太平府。
迄今也過去了大半年,同毛玠的諸多交集中,也多少明白一些所謂的執法者,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這樣的機構。
一如有漢一朝的繡衣御史。
雖為上位者寵信。
但侍寵者,向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董昭看來,其穩定性,與地位上,永遠比不了封疆大吏,更比不上廟堂諸公。
而且據他所知。
太平府執法者出身,而後為將為官的並不算罕見,如趙晟和李通二人,便是出自執法者。
是以。
他對毛玠的選擇,也表示贊同,對方還年輕,郡丞的起步可不算低。
“公仁先生過獎了!”
毛玠聞言輕輕搖頭,心中帶著一絲火熱,他雖非是貪戀權勢之人,但對於即將治理一方之事,依舊難以保持平靜。
“孝先!”
董昭似想到了什麼,遲疑道:“我不日便會前往丹陽赴任,你可知曉,吾府丹陽銀令乃是何人?”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毛玠聞言面露沉吟,旋即搖頭道:“各地執法者皆涇渭分明,除非上方有令,否則兩地執法即便相見,也不會有交集,至於丹陽銀令乃是何人,整個司隸所在,或只有初一先生方能知曉!”
“卻是我唐突了!”
董昭聽完面露恍然,這才反應過來,若遍佈天下的執法者,皆彼此知曉彼此,那豈不是給人一鍋端的機會。
六月中旬。
董昭呈上的公文被批覆以後,便前往平輿向袁術述職,隨後前往丹陽郡。
同他一般的,自然少不了張昭,其述職之後,便帶著許褚及三千兵馬前往揚州。
而四郡都督一職。
則由楊弘舉薦的惠衢擔任,後者得知四郡極為不錯的訊息以後,樂顛顛的跑去赴任。
不曾想兗州四郡之地。
除了少數的縣吏,都督府除了一些郡吏,連個向樣的兵馬都沒有,惠衢當即擬寫公文,表明徵兵的意向。
“徵兵,那怎麼能允許呢?”
袁術看到惠衢送來的公文,微微蹙眉道:“你堂堂一個四郡都督,要那麼多兵馬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