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孫權為什麼被稱為大帝? (第1/2頁)
八十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慕容垂和慕容恪是什麼關係?]
[他們倆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慕容恪排行老四,慕容垂排行老五,慕容恪是慕容垂的四哥。]
[慕容恪和慕容垂的關係很好,慕容恪死了之後,慕容垂在前燕待不下去了,只能去投奔前秦,後來又建立後燕。]
[慕容恪是五胡第一君子、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垂是五胡十六國第一戰神。]
[五胡十六國第一美男,是他倆的親侄子。]
“慕容衝!”
“苻堅的男寵……”
[慕容家出人才,但就是不團結。]
……
【孫權為什麼被稱為大帝?#歷史#講解】
“因為他不要臉!”
“這個史書也解釋不清,只有東吳那幫臣子知道!”
【“提到大帝,很多朋友會首先想到西方的君主,因為歐洲人會把他們歷史上有作為的君主送上一個大帝的稱呼,是一種美譽。”】
【“像現在的洪武大帝、漢武大帝、康熙大帝,就是借鑑了這種美譽。”】
【“對咱們中國古代神話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咱們古代也有大帝這個詞,但意思不一樣,它不是用來稱呼人的,最早是指皇天大帝、玉皇大帝這類天帝神靈的。”】
【“這個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過。”】
【“在中國歷史的幾百個皇帝裡面,諡號是大帝的,只有被稱為東吳鼠輩代表人的孫權,這位吳大帝。”】
【“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諡號,別人背不動,也不敢背,只有他敢。”】
【“大皇帝,簡稱大帝,這諡號是怎麼起的?一直是個迷,現在的人不知道,古代各朝代的學者也說不清楚。”】
【“在三國中,孫權是稱帝最晚的,東吳的地盤不是最大的,甚至他的政權法統是怎麼來的他都說不清楚。”】
【“劉邦推翻秦朝建立漢朝,是合法的。”】
【“曹魏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合理。”】
【“劉備的蜀漢是漢朝的延續,也說得過去。”】
【“東吳在很長一段時間,稱呼是大魏吳王,在法統上是曹魏的藩屬國,卻在魏蜀陣營中反覆橫跳,有時跟蜀漢勾勾搭搭,有時背刺盟友。後來和蜀漢緩和了關係,強行稱帝。”】
【“諡號是用來總結一個人一生成就的。”】
【“在漢朝之前,開國君主的諡號,是文或者武。”】
【“文代表的是有德行,能夠做到與民休養生息,體貼百姓。”】
【“武代表的是能夠平定戰亂,威震四海。”】
【“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這父子倆就用了當時這兩個最好的諡號。”】
“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楊堅、唐文帝李世民。”
“曹丕把文帝這個諡號給自己留了,給他爹曹操上武帝的諡號!”
“曹操征戰一生,武帝更能總結他這一生!”
“反而是魏文帝曹丕,不善用兵。”
【“到了漢朝,劉邦的臣子覺得我家陛下太厲害了,豐功偉績,像天一樣,道德修養也到了極高的境界,可以說是恩澤萬物,一般的諡號配不上他,所以劉邦就成了漢太祖高皇帝。”】
【“劉備的昭烈二字和劉秀的光武非常類似,都有繼承祖業、讓漢室繼續偉大的意思,可以說昭烈是光武的低配版。”】
【“孫權也不是一點功績都沒有,在他開發東南之前,東南大部分地區還是人煙稀少的蠻夷地帶。”】
【“正是因為吳大帝對東南地區的開發,才打下了未來南方經濟發展的基礎。”】
【“東晉那幫老爺未來搬到南邊能紙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