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從武宗滅佛看會昌中興(3)仇士良的權閹心得 (第1/2頁)
貪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仇士良發跡於憲宗,崛起於文宗,是個歷經五朝的老資格權閹。
文宗時期,他在時任宰相李訓以及權臣鄭注的幫助下,取代王守澄接管神策軍。後來又挫敗了李訓、鄭注發動的、旨在誅除閹黨的甘露之變,出動神策軍、飛龍衛在皇宮內外大肆屠戮,一舉誅殺了參與此事的四名宰相,一千五百多名無辜官吏也橫遭慘死,徹底把控了朝政。
文宗在他的淫威下淪為傀儡,抑鬱而終!
武宗即位稱帝,也由他親力操辦。他利用手中兵權,殺死了文宗的愛妃楊氏,以及安王、陳王兩位準繼承人。
因擁立有功,武宗加封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左衛上將軍兼內謁者監。權勢顯赫,一時無人可及!
開府儀同三司,在唐時為從一品,官階比宰相還高,有自行任命官員的權力,子孫可享受門蔭入仕特權。
武宗上位不久,他上疏奏請武宗,蔭封自己養子為千牛。
給事中李中敏對此義憤填膺,揮筆在仇士良的奏疏上批下了:“開府階誠宜蔭子,謁者監何由有兒?”——開府官階確實可以蔭庇子孫,但你這宦官哪來的兒子!——以此譏諷仇士良干政。
這兩句話深深刺痛了仇士良,惱怒之下參了李中敏一本。
李德裕一方面因李中敏與楊嗣復、牛僧孺一黨,素來對他就無好感;另一方面則為了安撫仇士良,防止激化文官與閹黨的矛盾,致使政令難行。遂將李中敏打發出了朝廷,外調為婺州刺史,算是給了仇士良一個面子。
會昌元年(841年)八月,仇士良再度加封觀軍容使——這一職務,肅宗時期的權閹魚朝恩也曾任過,可理解為禁軍總司令助理!
武宗十分欣賞李德裕,對他信任有加,國家大事多令他斟酌處辦。這無疑觸及到了閹黨利益,不可避免招來了仇士良的忌恨,一門心思想要打壓李德裕,削弱宰相權力。
會昌二年(842年)四月,武宗準備接受群臣所上尊號,在丹鳳樓宣讀敕令。
有人告訴仇士良,說宰相與度支私下商量,降低禁軍衣糧及馬料供應標準。仇士良藉機當眾揚言恐嚇:“如果這樣做,那麼到了上尊號那天,禁軍將士一定會在樓前喧譁鬧事。”
李德裕聽說後,向武宗解釋自己並無此意。武宗大怒,立刻派人告知禁軍:“敕書內容出自朕的意思,並非由宰相起草,爾等因何造謠生事!”
仇士良一見皇帝震怒,連稱有罪,惶恐退下。
武宗性格強勢,不像他哥哥文宗那般懦弱,自然不甘心受到一個老宦官的鉗制。因此表面上雖對仇士良十分尊敬,實則非常厭惡。
久歷官場的仇士良不可能察覺不到,便以老邁多病為由,求個閒散職位。武宗遂將他改任為左衛上將軍兼內侍監、知省事,不再執掌禁軍。
會昌三年(843年)六月十六日,六十三歲的仇士良“光榮”退休。
他的一眾黨徒送他回長安府宅,面對這些由他一手帶起來的徒子徒孫,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的教導說:“你們千萬記住,一定不可讓天子閒著。要讓他習慣奢靡的生活,經常變換著花樣,讓他沉迷於遊樂玩耍,無暇顧及其他事情。只有這樣,我輩才有機會掌握權柄,過得舒心!尤其要切記,不可讓他讀書,不可讓他親近那些儒生。他若是知道了前代興亡的事蹟,定然心生戒懼,那麼我輩就只能淪為灑掃庭院的雜役了。”
仇士良的這番話,一語道破了宦官之所以得勢的真諦,讓這些大小宦官受益匪淺,滿臉感激的告辭而去。
六月二十三日,歷經五朝,先後殺二王、一妃、四宰相,貪酷二十餘年的一代權閹仇士良在家中病故,武宗追贈其為揚州大都督。
一年後,有宦官舉報仇士良的累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