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滄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是替父母官想在前面、做在前面。”
高,實在是高。
“顧老頭兒如此佈局,他的兩個孫子是矇在鼓裡的吧?”
“那是自然。做戲就要做全套。不但他的兩個孫子不知內情,就連那騙子,也只以為是一樁尋常買賣。”
尋常買賣!鄧源翻了翻白眼。在這些人眼中,一萬兩銀子只是尋常買賣!還有,那騙子的“女徒弟”色誘顧名俊,顧秉謙事前也能料到吧?就讓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孫子踩這樣的泥坑,也真不愧世人對他“庸劣無恥”的評價。“要說這唐知縣下手可夠黑的,張口就要一萬兩!不過顧秉謙光打點唐知縣了,卻忘了您說的那位喬知府,想必知府老爺惱怒得很吧?”
“那是,否則我又怎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謀劃這麼一件大事?”
鄧源掰著手指頭計算:“事成之後,顧秉謙家破人亡,在崑山難以立足;唐知縣雖然事先得了一萬兩銀子,但因此被調任偏遠縣份,非但升遷無望,事實上是降職了;喬知府出了一口惡氣,當然也可能從顧家再敲一筆銀子;隋大使得了功勞,討得上面大人物的歡心;上面的大人物也讓皇帝看到了民心所向,減少朝中清算閹黨的阻力。”然後望向鄧鼎城:“而晟記商幫的好處便是進一步鞏固食鹽專賣之利。我說的可有遺漏?”
“只有一點遺漏,”鄧鼎城笑道:“不過這也怪不得你,商幫裡的事,你原本就知之甚少。我之所以接下這樁差事,不是鞏固專賣之利,其實為了挽救商幫危局。兩個月前,隋玉建在鹽引上卡了我們一下,鹽場便不給我們支鹽。若是無鹽可運,你可知一天的損失是多少銀子?”見鄧源茫然搖頭,鄧鼎城也沒指望他能回答,便自顧自地講吓去:“揚州的段東臺便找我過去商議。萬般無奈之下,我想出了這麼個主意,給隋玉建掙點面子,他能繼續給我們方便。”
鄧源苦笑:“原來您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鄧鼎城也笑:“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你是把自己一起罵進去了。”
鄧源訕訕。隨後又問:“扮哪吒那小童,他家裡為何與您合作?”
“你可知這小童的父親是誰?”
“不知。”鄧源只在縣衙匆匆見了那人一次,也顧不上去問他到底是誰。
“他叫葉守賢,家資鉅萬,是崑山第二大的田主。”
“第一難道是顧家?”
“這件事之後,第一就會是葉家了。而且,晟記承攬了往西北運送軍糧的買賣。我們在本地採購糧食,是葉家最大的主顧。”
連上了,全都連上了。
這場亂局之後,各方都會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至於顧秉謙如何,那也是咎由自取。
最後一個問題:“既然葉家勢力這麼大,就算顧老頭兒真要找男童,也不會找他家子弟下手吧?不會有人懷疑這個流言的真實性嗎?”
鄧鼎城盯著鄧源,認真地說:“所謂流言,最精要之處便是離譜。若是太合理,反而傳播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