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第1/2頁)
烏瓏白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長安看著淡漠卻滿心滿眼都是喬素的洛陽,心中居然有種荒誕的想法。
如果他和洛陽化型的性別不同……這會不會就是另一個故事了呢?
時值戰亂,風雨飄搖。
崔明已經敲定了自己死後的去處,因此幹起事來越發大膽果決了。他鬥倒司徒,位至副相,大權在握,也不過是五六年的光陰。
他終於能和喬素在一起的時候,南北兩朝卻發生了摩擦,最終演變成了戰亂。
明眼人都知道,北朝是蓄謀已久,藉機發難;而南朝皇帝卻不願打破歌舞昇平的生活,棄戰主和,被北朝侵吞了兩座城池才勉強願意動手。
崔明自請督君奮戰。
他孩童時期經歷了前朝內亂,父母帶他從長安千里奔襲避難,但崔明還是執著地研究了十幾年的兵法地勢,只為有一天能回到祖宅邊的那棵大樹下,試試乘蔭是否還和模糊的童年記憶一般涼爽。
他帶著南朝的忠兵良將,攻無不克,劍指長安。
北朝怕了,派使節議和。南朝皇帝也不傻,這些財物如今根本打動不了他。但是北朝使節低聲說的四個字卻讓他當即連發三道金令讓崔明回朝。
那四個字,即&ldo;功高震主&rdo;。
崔明早有預料,他糧草充足,軍心穩定,沒什麼好怕的。
但是對方還是抓住了他的弱點。
喬素被人送到了洛陽。
從時洛陽已經攻下,南朝皇帝引狼入室,洛陽軍民半城譁變,威脅崔明即刻退兵,否則就屠城。
洛陽剛收復不久,僅幾天北朝就不拿洛陽百姓當自己的子民了。就看崔明是不是擔著屠城之責和失去愛人的風險也要繼續揮兵北上,攻克北朝。
崔明選擇了北上。
這一仗,替南朝收復了中原的大半土地。
且不提皇帝在他班師回朝後有多心驚膽顫,崔明只閉門謝客,回想著線人給他捎來的話。
喬素原本過得還算不錯,尤其是洛陽城中的百姓聽說北朝軍要屠城時,紛紛拿看救世主的眼光看她。
他們明白,那一絲渺茫的希望,就從崔丞相對這個江南第一美人的不捨上來。有誰會放任這樣的美人去死呢?況且崔明勢力仍在,他日再揮兵攻打北朝也不是不行,退卻一時能保住心愛的人,是個人都會這麼做的吧?
但是他們的想像都破滅了。
崔明不可能為了一己私慾,放棄這個將士們拿命填出來的機會。
崔明請來了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翻著生死簿,回答卻是&ldo;不知道喬素的魂魄去了哪裡&rdo;。
這哪裡還行。崔明當即罷工不幹了,死了也在忘川河邊上搭了個小屋子,既不肯入酆都做鬼神,也不肯喝忘川水去輪迴,時時刻刻都在墮落成怨靈的邊緣徘徊。
長安做了一件他如今想起來也不後悔的事。
他在崔明的酒裡新增了忘川水,往事一筆勾銷。
崔明果然不再提喬素的事,安安分分進酆都做了判官。生前要死要活的事,如今聽來他也只不過是看客。尋找了幾年&ldo;喬素&rdo;,無果,就不了了之了。
洛陽聞訊之後一言不發地把自己封進了花瓶裡,詛咒長安永遠無法得償所願,被長安送進了地宮。
洛陽什麼時候放下,自然會主動從地宮裡走出來。
反倒是酆都大帝一直在尋找喬素‐‐這是他欠崔明的一個承諾。並且喬素失蹤得詭異‐‐有好幾個死時際遇特殊的魂魄都這麼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如今,&ldo;喬素&rdo;、長安、崔明再次聚首,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