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皇朝太子詭事錄 (第1/2頁)
貓鈺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皇繼位不到半日,登基大典還未舉行,單單塗承鈺這裡,就已經出現如此多的陰謀算計。
讓塗承鈺覺得,有一雙隱藏的大手,在這京中操縱。想要掀起無盡風雨,來一出黑雲壓城。
就不知他們何時發動,是在登基大典之前,還是在登基大典之時?
塗承鈺之所以有這樣的猜想,是因為二舅離開時說的名字。
此人名叫盧非悟,字心吾,進士出身,現下只是一個巡城御史。
這樣一個人物,塗承鈺原本應該和他毫無交集。
可是此人,近一年來卻接連做出兩件大事,從此讓塗承鈺深深記住了他的名字。
這第一件事,發生在一年前。
當時,恰巧聖壽節剛過,滿朝文武勳貴還沉浸在聖壽節的奢華與熱鬧中。
此人卻在這時上了一封奏摺,瞬間攪的滿朝狼藉。
聖上氣的罷朝,太子欲除之而後快,他的背後主子平王,也對他咬牙切齒,安王更是被嚇的關門閉府,在京城中當起了隱士。
一個小小御史的奏摺,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只因為他在奏摺中,說到了一個滿朝耳聞,卻都不願提到明面的東西。
這東西乃是一本小冊子,有個駭人聽聞的名字,叫《太子詭事錄》。
第二件事,是在半年前。
當時王妃柳氏帶著府中女眷和幾個小一些的孩子,去城外莊園踏青,回城時稍微晚些。
安王在府中等了許久,未見家人回來,便派世子前往接應。
因為要趕時間,世子便騎馬前往,不料在城中遇到正在巡視的盧非悟,被此人當場攔住去路,要塗承瑛下馬受罰。
當他的跟隨說攔住的是安王世子時,此人還是油鹽不進,不但將塗承瑛當場說了一頓,還揚言要上奏摺彈劾。
而後他還說了一句讓塗承瑛,當場汗如漿出的話。
他說:“安王世子,原本忠孝謙恭,為何現在卻敢縱馬皇城,藐視國綱法紀,難道你真的以為那詭事錄是真的不成!”
此話一出,世子塗承瑛當場腿軟,閉門半年的安王,更是半夜去宮門前長跪請罪。
此人兩次出手,都鬧的滿朝非議,而且最終都坑到了安王,塗承鈺怎麼能不記住他。
而他兩次所提到的詭事錄,更是將太子和平王的爭鬥推到白熱化,太子造反昨晚造反,或許便和這事有關。
這本詭事錄,為何威力如此之大,這就要說到,其編寫的荒唐內容了。
這些內容被編寫之前,原本乃是百姓茶餘飯後的無聊談資,大家聽聞,最多也就一笑而過。
後來不知何時,有人將這些市井流言編纂成冊,並添油加醋。以神佛之語,觀星推演之法,書寫了國朝開國以來的幾位太子。
這種神神秘秘的皇宮秘聞,最得無聊者之心,不到一月時間,便傳遍京城。只不過大家只是私下談論,不敢讓其浮於明面。
而盧非悟為了打擊太子黨羽,便將這冊子直接捅到皇帝面前。
塗承鈺也是這時候知道了這本書,看後覺得很是荒繆。書中所言,開篇便是
“國朝太子,皆是短命夭亡之輩,從無繼統承業之命。”
這些話看似根據國朝實情書寫,卻也是牽強附會,胡言亂語。
因為,國朝至今,算上現在的太子,也只出現了三個太子。
前兩個確實去世較早,可是當今太子卻已經年近不惑,斷不會有短命夭亡之事。
況且,前兩位太子,去世過早,也有緣由。
第一位義文太子,乃是太祖武皇帝長子,從小本就體弱,十九歲時不幸染疾而亡,再正常不過。之後皇位便傳到了武皇帝嫡二子,也就是太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