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圍爐夜話 石器時代(一)(求收藏,求推薦) (第2/2頁)
水水泛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看,海東貝丘遺址的規模都要比以上提到的這些都要大。”
這話一出,對歷史有些瞭解的一部分觀眾就不淡定了。
田馨的父親田亮直接開口問道:“那武局長的意思是?我們海東遺址的價值要高於前面您說的那些?”
“大家有什麼問題,等武局長講完以後會留出時間給大家提問,現在請聽武局長講完。”秦銘開口道。
被打斷的武鎮邦也不惱,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我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大不相同,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
1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裡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典型遺址有大地灣遺址、上山遺址,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等。
2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有河姆渡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遺址,湖南d縣玉蟾巖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等。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物中,發現了水稻遺存,證明了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我國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3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ng及xj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二。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陶器也不甚發達。
我們的海東貝丘遺址就是屬於第二種,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大家白天已經參觀過水稻矽化種子的發掘地,現在我們給大家看一下圖片!”
說著,牆上的投影布上就出現了發掘當時的照片。
武鎮邦用遙控器邊翻照片,邊給大家一一解釋。
“媽媽照片上那個黑乎乎的東西就是稻穀的種子麼?”小女孩一時沒忍住求知慾,小聲悄悄的問道。
“嗯嗯,囡囡你先聽老先生講,有什麼問題你一會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