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參觀遺址 感受歷史 (第2/2頁)
水水泛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拉有警戒線的區域不得進入。拍照的時候不得使用閃光燈,請各位配合參觀。”工作人員說道。
客人的素質都很高,按照工作人員的安排依次進入遺址。
“林肖,你看光肋螺螄那麼多,怪不得酒店的夯土牆敢用這個做填充料。”
公孫昊聽到這對夫妻兩的談話,猜測這兩人中至少有一個是從事設計相關的,否則哪會用填充料這種專業的詞語。
“何延,等老闆空了,我們好好找他聊聊。”林肖說道。
“嗯嗯,鳳儀酒店和這個遺址一樣,到處都是謎團。”何延贊同道。
“大家看,在這個深達5米多的考古探方中,我們工作人員之前了發現一些陶器,其中螺螄殼堆積分成55個小地層。
這些堆積層並非自然湖泊沉積,而是古人採集回來食用後廢棄的,這種螺螄殼堆積也是考古學上所說的貝丘遺址,距今約4000年。”工作人員說道。
“我的天,這古人得吃了多少螺螄,才能堆積了那麼多螺螄殼?”一個遊客出言問道。
“從這55層的文化堆積層分析,前後應該經歷了150年到200年左右。”工作人員解釋道。
“我在網上看見說,這個光肋螺螄是稀有物種,現在還能吃到麼?”另一個遊客問道。
“光肋螺螄是我們滇省高原湖泊特有的物種,現在已經沒有野外活體了。要繁殖到能供食用的話,估計還需要一些年。”工作人員繼續解釋道。
繼續走到往前走,又出現了一個考古探方。
“這個深4米的探方,裡面有三個火塘,一個火塘就代表一個家庭。而且我們還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儲物的陶罐,陶罐裡我們還發現了稻穀的種子。這證明了我們的先民已經進入了農耕文明。”工作人員繼續說道。
“哇,古人好厲害。他們是怎麼想到要種稻谷的呢?”一個朋友問道。
“小朋友你想知道這個問題的話,以後好好學習,到大學的考古系裡面學習,你就能自己去探究這個問題。”工作人員說道。
之後工作人員又帶著各位繼續參觀。一共十幾個探訪,從發掘出流紋瓶的探方,到現在還在繼續作業的玉環探方。
一眾遊人均是看得大飽眼福,聽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看這種還在發掘中的遺址,真是有意思。”何延說道。
“是啊,跟看博物館完全是兩回事,這樣看,更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林肖附和道。
“兩位說的不錯,我們打算把這個模式一直運營下去,還希望你們能夠幫我們多多宣傳。”馬都督突然出現在兩人身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