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洞庭救星 (第1/5頁)
明月共舉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在聽到叛亂的訊息後,朝堂諸公只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鎮壓,必須要鎮壓下去。
絕不能讓這股叛民形成氣候,令他們和西蜀逆賊連成一片。
不然到了那時,雙方合流,足可拉出三四十萬大軍。
到時朝廷想要鎮壓叛亂,剿滅西蜀,收復西川郡,可就真是遙遙無期了。
眼看著朝廷,才有了些中興氣象,自己也將因為輔左這場中興,在青史留下盛名。
朝堂諸公們怎麼可能,就這樣看著那些苗人叛軍,把這一切硬生生的給毀去。
不用多說。
在接到叛亂訊息後的第一時間,弘道帝便下旨,令正在南海郡率軍休整的武安侯白夢陽,即刻動身,趕往洞庭郡穩定局面。
至於正在修整的那五萬平南大軍,也不等繼續修整了,而是即刻調兵北上,趕赴洞庭郡平叛。
如此做完諸多安排後,朝堂諸公以及弘道帝,才算是鬆了口氣。
有白夢陽這位第二境的先天宗師在,足以替補洞庭郡,沒了李軌後的高層戰力缺失。
而後續的五萬大軍,也都是南征北戰的精銳。去年更是攻滅了靜海國,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了。
有此雄師在,配合洞庭郡地方上的府縣兵,鎮壓下去這場五毒教的叛亂,應當問題不大。
然而這番調動才安排下去,過了沒幾日,在三月初一那天,西川郡巫山府就傳來急報,倉蜀賊偽帝,又親率十萬賊兵,入寇關城。
如今巫山關下,已戰火連綿。
巫山府守軍算不算鄉勇,也只有二萬餘,敵人五倍之眾,根本無法支撐太久,請朝廷速調援兵。
可眼下朝廷,哪還有援兵可調?
三年多的戰事,早就掏空了府庫。大越九郡之地,除去陷賊的西川郡外,剩下八郡中有五郡都被打爛了。
剩下較好的三郡,也早就連連攤派,一些較極端的地方,那稅都收到十年後了。
百姓不堪重負,已經多有逃亡。
這種情況下,朝廷哪來的錢糧組建大軍,哪來的餘力支援前線。
最終無奈之下。
弘道帝只得下詔,讓洞庭郡地方官府豪強,自行組建鄉勇民團,守衛鄉梓。
而對於這些地方民兵,朝廷都給予官方承認。同時組建民兵的那些豪紳們,也都一一賜予相應官職。
原本朝廷緊守的,地方不得私募兵馬的底線,在這場苗人叛亂和西蜀東征的危機下,算是徹底被打破了。
這道口子一開,洞庭郡地方上,原本就因為徵募鄉勇令,而漸漸有了些軍閥苗頭的洞庭郡地方府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藩鎮遍地了。
但朝廷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
藩鎮遍地就藩鎮遍地吧。
那些藩鎮再怎麼尾大不掉,那也是遵奉朝廷之令的。
把洞庭郡交給他們,總比交給五毒教和偽蜀這些叛逆賊寇要好。
所以下了這道“地方自募民團抗賊詔”之後,朝廷便將此事全權交給了原洞庭郡郡守,令其妥善處理地方事務,全力支援武安侯平賊。
而後,對於洞庭郡的叛亂,還有西蜀賊的東征,朝廷就放手不管了。
在沒錢沒兵的情況下,他們也管不了。
這一切,都交給了洞庭郡地方自決。
……
正當朝堂兗兗諸公,正為了洞庭郡越來越糟的局勢,感到頭痛的時候。
在洞庭郡,郡府也在為下面,越來越糟糕的局勢而感到頭痛。
今任的洞庭郡守,名叫盧方海。能做到一郡之首的位置,判守數千裡疆土,這位盧郡守,自然不是常人出身。
其出身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