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第1/2頁)
珊瑚與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殷陶過去乾清宮後,發現康熙不光傳召了自己一個,十爺、十三和十五、十六都已經到了,殷陶在旁邊站了不久,九爺和十四也緊跟著過來。
康熙給幾個阿哥都賜了座,又叫梁九功給幾個小的都上了加了花旗參的養生茶。
十一離開的事情不光對殷陶等幾個皇子影響不小,對於作為親生父親的康熙也是如此。
況且十一年紀尚小,且讀書一向在幾個阿哥的前列不說,也素來聽話上進,跟重要的是未曾參與黨爭,不像太子等人都叫康熙心生過不虞和忌憚的念頭。
如今十一走了,康熙心裡唸的也全是十一的好。
殷陶等人用過茶後,康熙叫魏珠取了一個藥盒過來,交給幾位皇子。
「這是朕四十歲那年得瘧疾之時,耶穌會士洪若翰、劉應進上的金雞納霜。朕記得,自己當時病得實在不輕,整個太醫院都束手無策,毫無進展,不過這麼小小的一帖藥便讓朕迅速恢復。這西藥在某些地方,效果倒比咱們老祖宗傳下的中醫還要靈驗。」
康熙現在突然有些後悔,當初看十一身子不好,不應該只緊著太醫院好生照看,應當也在西醫上頭想想辦法。
康熙招來幾個還未出宮的年幼皇子提及此事,也是叫他們知道,除了中藥之外,還有其他能叫身體康健的手段,希望他們得病之後要善於求助於人,善於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絕不可諱疾忌醫釀成大錯。
下頭坐著的幾個皇子傳閱了一番這個顆粒狀藥物,都覺得很是神奇,跟平日裡太醫院開的草藥和丸藥都不一樣。
其中以殷陶最為震驚。
他沒想到在十八世紀初的中國,便有了這種被後世稱為「金雞納鹼」的提煉藥物,也沒想到如今的西醫已經如此發達。
康熙又道:「朕叫他們在宮中也設立了一個西醫藥房,專門製作各種藥物,若是你們有心思,得閒也可以去看看。朕前兒剛剛去看過,倒是有趣得緊,跟咱們傳統醫藥是大不相同的。」
中藥是熬製,西藥則是提煉,是兩種不一樣的研製體驗。
幾個皇子紛紛出聲應了下來。
殷陶幾人用過了養生茶,又陪康熙說了會兒話,表達了對皇阿瑪關懷之情的感念,這才告辭散了。
九爺幾個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頭離開了乾清宮,殷陶則遲疑了一下,最終留了下來。
康熙覺得奇怪,他這個兒子從來很少主動找自己交流什麼,今兒怎麼獨獨就留下來了?
康熙想了想,阿哥所和定嬪那裡似乎的確沒什麼事,既然如此,十二特地留下來,多半是想要問問福晉的事情了。
「坐吧。」康熙示意殷陶坐了下來,對著這個兒子問道,「你可是有什麼事要跟朕講麼?」
殷陶上輩子的鄰居兼發小進的是p大醫學系,本碩博連讀八年,平日裡殷陶同他交往不少,打球約飯是常有的事,也在交談之時得了不少關於西藥的知識。
他對於這些東西並不專業,來到古代學得醫學知識也大都是中醫,但在某些方向上可能比那些西方傳教士懂得更多一些,比如治療某種疾病的藥物應該在那種植物當中製作提煉,比如一些簡單的手術理論和消毒知識等等。
且具有超越這個時代的先進性。
如果能夠推廣西藥,開工廠量產配方西藥,是件造福百姓的大事。
殷陶希望自己可以給西藥事業發展助一臂之力。
殷陶道:「方才皇阿瑪說置辦實驗室研製西藥之時,兒臣聽著很感興趣,若是皇阿瑪用得著我,儘管差遣便是。」
康熙愣了一下。
自古以來,不管民間還是貴族,信奉的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連老三都知道以文養志,用寫書和詩歌的方式確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