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丶祭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僅會建立專門的隊伍來搜尋這個手令,而且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抄家就因為懷疑某個世家藏了此物,直至後來,經過前人的實踐,後面的皇帝發現這也許就是個幌子,為了讓上位者惶恐的幌子,便漸漸開始不甚在意,直至今日,除了少部分人能知曉此物,大家都漸漸忘了,甚至是他也是之前一次機緣巧合下,才有幸得知。
所以眼前的女子到底是什麼心情呢,若是被帝王家知曉了她們江家和四合手令有聯絡,估計就是抄家了,這北江伯府沒和她有什麼深仇大恨吧?
再說禮部尚書的事,他也是震驚的,他這日子除了北江伯府的事情便是酆千擎的事情了,說起來眼下的困境倒是真不難,難就難在沒有突破口,其實事情原本很簡單,就是兵馬糧草調配的事情,原先是因為承德公楊鰭寫摺子奏請了一批兵馬糧草,皇帝準了以後就是安排下去的事,哪知中間環節竟是不知出了什麼問題,糧草到了營中竟是引發了大面積士兵的腹瀉、低燒,這下子可急了楊鰭,一連三發摺子請皇帝徹查,說好在不是戰時,皇帝自然也是知道事態的嚴重,下令監利院徹查。
監利院是酆千擎所掌管監察司的下級機構,他之所以到了今日勢大,也是因為監利院這個原先獨立於所有機構的機構如今等同於他的爪牙,故而他對於這爪牙也是信任的。
這次事情解決的倒是快,監利院查了一批抓了一批,很快對上細節算是水落石出了,該罰的罰該問斬的問斬,原本也就過去了,哪知前幾日突然冒出來一批人,說自己是糧草案的主使,並且提交鐵一樣的證據,這就鬧大發了!
被罰的家族跳出來喊冤鳴鼓,武將世家咒罵文官的無能,百姓也是天天把這說成笑話。
皇帝一怒之下命令酆千擎七日之內務必出結果和解決辦法,不然就提頭來見,畢竟他雖未參與,但畢竟是他掌管的監察司核准的。
可當時的那些案犯竟是死的死,消失的消失,除了根本就不知內情的旁系家族,一直叫囂著冤枉,根本就沒有實際的作用,而眼下新出來的一批人手中的證據又實實在在,且都過了堂了,他就算原有千般手段,也是有心無力,不然憑著以前的做法, 必然是會在聖上知曉以前,就全部處理好的,這一次事出突然,他竟是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
眼下說是困境倒是真的困境,只要七日之內沒有什麼結果,大抵就是什麼不好的結局了,但皇帝所謂的提頭來見也大概是說說而已,誰不知道酆千擎是皇帝用來掣肘有些人的,若真是斬了大概就要失衡了,故而倒不至於沒命,但失勢的是一定的。
這是外人看到的事,所以他們會覺得即使沒找到什麼結局,酆千擎大概也就是走過場的受個處罰,時間久了便又會回到從前的。
但吳石知道,他最近收到了風聲,是有人有偷偷向皇帝奏稟了酆千擎勾結皇子的罪狀,是無實證的,但就像一根針一樣已經扎入了皇帝的心中,即使他是宦官,但涉及到了皇子們便不是這個道理了。
目前的局面就是如果解決了困境,雖然有著勾結皇子的可能性,但也可能是黨派之爭而為了剷除酆千擎,雖然皇帝心中必然是種下了懷疑的種子,但出於黨爭的考慮,還是會留有一定餘地的;若是無法解決那既是他能力的問題,也可能是勾結了別的皇子而事發了,或者介入了爭鬥了,不管是哪一種必然都是留不得了。
當然這些都只是吳石自己的猜測,但這個皇帝想必是能比他想的更清楚的,他需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和他想要看到的結局,至於旁的便不一定在意,至於當中的那些小動作,他未必不知道,也許只是不想管,這種紛爭但不亂的場面,大概是他樂成起見的。
所以他查了那麼久的糧草案,雖然細枝末節的事情有一些,但始終未有突破口,能一錘定音,這次突然有人給指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