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第1/2頁)
三生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初是趙舒窈主動找上寧二,寧二個性並不亞於寧紹,趙舒窈如何威逼利誘自己配合她連手毀掉趙卿歡清白,她的一言一行都被寧二公子一五一十的記了下來,他不止有兩人密談的物證還有人證。
寧二鬧出這等醜事之後自然不肯善罷干休,立刻就拿著這些證據向永安侯討了不少好處。
永安侯豈是乖乖被人威脅的個性,當下他便想一不作二不休,將寧二斬草除根,可是當時他被言官與死對頭盯得極緊,任憑他再想除掉寧二也只能選擇息事寧人。
沒想到就是這一步,就讓他十多年來素來小心謹慎的行事作風留下破口。
寧二為了奪回寧家主權可說貪得無厭,永安侯可說為了趙舒窈這個女兒心力憔悴。
甚至因而被寧紹察覺他與寧二不正常的來往,再次被敲上一筆,繼而發現他與盛翊臻之間的事。
趙舒窈與寧二滾在一塊,清白盡失鬧得滿城皆知。
盛翊臻得知後自然心疼難受不已,這十幾年來她從未主動找過永安侯,那一日她卻再也忍不住,派了小廝上門要給永安侯遞信。
當時小廝將信遞上來時,寧紹正與永安侯談話就坐在一旁。
盛翊臻胭脂水粉不曾少,向來塗抹得又多又厚,信上自然沾染了一股濃重的胭脂味。
雖然永安侯看了一眼,立刻就蹙著眉,厲聲命小廝將信給燒了,還說以後莫再替世子接下這種書信,卻還是讓寧紹起了疑心。
這京城誰人不知清河公主喜歡趙世子,哪家貴女敢如此明目張膽與公主搶人?根本不可能。
寧紹因而發現了盛翊臻的存在,儘管後來盛翊臻已經被盛父送離了京城,可這一事卻扎紮實實的讓他撈上不少好處。
只是寧紹萬萬沒想到,自己好處雖然撈了不少,但最後卻沒能將盛歡娶到手,景成帝的指婚聖旨將他安排的一切都給打亂。
娶不到永安侯嫡女也罷,這永安侯府一出事,自己卻立刻跟著一塊倒黴,這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京城百姓皆以為永安侯嫡女成了太子妃,永安侯府必定還能風光數十年,可滿朝文武百官包括寧紹,卻都默默將景成帝一連串的行為看在眼底。
永安侯不止日日被言官彈劾,永安侯一脈幾位舉足輕重的權臣,更是接連出事,削官降職甚至有入獄及被處死者,一個一個深陷貪汙收賄風波。
這不止永安侯底下的人,爆出的事卻一個比一個更加荒唐,永安侯本人也與皇商牽扯不清,景成帝得知之後,幾乎就要氣炸。
六大皇商都是開國先帝自己定下的,爵位還是世襲,景成帝原就對這六大皇商很有意見,覺得他們權勢過高,早已想削弱許久,如今皇商居然還與權臣搭上了邊,他們手裡掌控著大梁四分之一的經濟,長久下來豈不是要造反。
再加上趙舒窈離家出走,三皇子不聽他的勸告,硬是要迎娶她甚至不顧他的反對,私下帶了大隊人馬滿城找人,鬧得人盡皆知。
永安侯手段狠辣,他以前的所作所為景成帝並非全然不知,只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只要別太過分,不危及江山社稷,景成帝都能睜隻眼、閉隻眼。
但這一次永安侯身邊所發生的事,卻一件一件無不在觸怒著景成帝,尤其是與寧家牽扯一事,更是觸及了他的底線。
而壓倒景成帝對永安侯僅有的寬容的最後一根稻草,便是當朝丞相牧逸春帶著其妹牧婉清,上金鑾殿告御狀一事。
……
且說回那日,太子夫妻到監牢裡與盛澤對話,盛歡被凌容與抱上馬車之後。
此時車廂就只剩他們兩人,盛歡方從太子懷中抬起頭。
「殿下,我們先別回東宮,改去相府,也請您把永安侯夫人請到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