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第1/2頁)
愛鳳小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切都是因為林明誠,不說其它人,就是吳安國也對林明誠佩服的不得了。
他對林家上心,自然就注意林明誠所做的事,之所以提醒林明誠,也正因為吳家祖上出過能臣,位高權重,也功高蓋主,遭帝不滿,差點禍及滿門。
但他卻沒有想到林明誠做的很好,雖隱到了幕後,不顯山不露水,低調了起來,這一點吳安國必須承認自己很難做到。
臣子也愛惜自己的羽毛,做官的,哪個不想名垂千史,即便吳安國站在林明誠的立場上,他會把帝王放在前頭歌功頌德,但絕對不會忽略自已。
所以這一點,他不如林明誠的。
林明誠當然也沒有這麼無私,這麼偉大,只不過這樣是最安全的。
他又沒想篡位,自然老老實實做個純臣,只要帝王是個能容人的,他樂意在自己的崗位上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就算了,他沒想過要幹一輩子,差不多五六十歲退休,再回鄉榮養就好。
第136章 丞相
惜珍到底還是嫁給了吳縉, 兩人成親那天,吳夫人被從老宅接回來了,吳婉已經在坪西定親, 只待吳縉成親後, 就到吳婉了。
經歷了坪西祖宅生活, 此時的吳夫人回京,整個人安靜低調, 再也不敢做妖了。
而且回京之後,才發現府裡也不是她的天下了,原本後宅是吳婉管家, 但吳婉也送去坪西議親之後, 吳府後宅管家就落到了庶女手裡共同掌管。
吳夫人回來自然有心想奪回管家權, 奈何吳安國根本沒有這個意思,且吳縉成親, 族中有名望的長輩都來了, 吳夫人甚至都插不上手,心裡憋屈也沒辦法。
吳安國對兒子成親一事是相當的重視的,吳縉在青山書院待了近兩年的時間,吳安國都要愁禿頭了, 幾乎天天都在林明誠那裡找存在感, 好不容易兒子把媳婦拐回來了, 哪裡肯讓人破壞。
而吳夫人也心虛,她是有嫁妝的,而且掌家多年, 自己的私庫不少。可吳夫人這些年沒少照顧孃家,她雖然嫁的好,但吳安國這人嚴謹更看重實力,吳家除了吳婉想嫁的那個表哥,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人。
如今吳夫人已經被孃家斷絕了關係,吳表哥會試發揮不理想掉到同進士榜,吳表妹也被遠家,吳家對吳夫人有很多的怨恨。
這會兒子成親,女兒也即將出嫁,聘禮嫁妝都是從公中走,吳夫人沒什麼體已給兒女的,心裡也理虧的很。
若是從前,吳夫人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但現在沒有了安全感,甚至都不敢和兒女們抱怨。
吳縉和吳婉早知道自己親娘什麼樣了,心裡也不抱多少希望,只要親娘不作妖,他們也不強求其他了。
惜珍的婚禮辦的很隆重,這是林明誠最後一次嫁女了,自然上心的很,不過嫁妝和前面的幾個姐姐一樣,都是九十九臺,寓意長長久久。
對於幾個女兒,林明誠都一視同仁,也並不偏心哪一個。
兩府挨的近,但接親和迎親都得在京城裡繞著,曬嫁妝。
惜珍嫁進吳府後,林明誠和顧芝蘭就感覺到女兒嫁的近的好處了,一般來講,嫁出去的女兒不好經常回孃家,不然婆家有意見。
但吳安國和林明誠關係好,吳夫人又被吳安國送回坪西去了,同去的還有吳婉,到時候吳婉就在坪西祖宅出嫁,所以吳安國讓吳夫人回去安排。
吳夫人一不在,惜珍嫁進來就接了管家權,吳縉則進了國子監教書,惜珍雖不至於三天兩頭回孃家,但比遠在臨揚城還有嫁進王府的寶珠貝玉來說,惜珍就經常能回孃家了。
而且在惜珍有孕後,顧芝蘭還能就近照顧,遠在外的寶珠都羨慕的很,嫁給丈夫雖然沒後悔過,但離孃家太遠了,別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