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第2/3頁)
蘇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怕的,打仗對於她來說,實在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大魏重文輕武,邊關向來不安,少則一兩年,多則年,北方的韃子必定想著辦法要來化緣一場。不過若是顧明妧沒記錯的話,這一仗肅王卻是贏了的。
提起這肅王,顧明妧前世倒是見過一回,那時邊關戰亂,肅王奉當今聖上之命揮軍北上,歷時三年,終於平戰亂,護疆土,凱旋而歸。那時候顧明妧剛剛進宮,在御花園的宴會上,瞧見了於梅林深處獨酌的肅王。
肅王是先帝幼子,生母不詳,先帝寵愛異常,到死卻並沒有將皇位傳給他,而是將他的封地設在涼州苦寒之地。
若不是邊關戰亂,良將難求,皇帝又想起了他這個好弟弟,肅王只怕這輩子也沒有機會回到京城來。
顧明妧此時回想起遇見肅王的那一夜,好像也是一個月圓之夜,銀光滿地,那人站在月光下,穿著一身銀白色四爪金龍的蟒袍,偉岸英武、氣宇非凡。
大宴上觥籌交錯、杯傾盞倒,人人歌頌他的不世之功,只有那人獨步於梅林之中,似是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顧明妧看見的,也不過就是一個背影而已。
驛夫嘹亮的高喊聲已經遠去,馬車又慢慢的行駛了起來。顧明妧回過神來,看見顧明珠輕拍著她的手背,似是在安慰一般。
&ldo;大姐姐,我不怕。&rdo;
顧明妧如今是真的不怕了,山河萬裡,自有肩負家國的男人去抗,今生今世,她只想做一個安於現狀的小女人。
……
馬車才到安國公府門口,早有幾個婆子迎在了門口。
周氏下了車,瞧見出來相迎的是她嫂子安國公夫人身邊的徐媽媽,心裡略覺疑惑。
&ldo;老太太那邊有客人在,太太讓姑太太先往她那邊坐坐。&rdo;平日裡周氏回安國公府,必是先去老太太的壽安堂請安的,今日徐媽媽特特的來說這件事情,怕是壽安堂裡有什麼貴客了。
周氏還不曾開口,就聽徐媽媽繼續小聲道:&ldo;六皇子帶著太子殿下過來了,正在老太太那邊。&rdo;
周氏聞言,心下瞭然,六皇子是老太太的親外孫,中秋節出宮給老太太請安也是常理,倒是太子殿下,今兒怎麼也跟著過來了,按說他該去齊家才是。
顧明妧跟在周氏身後,無端聽見太子兩個字,心裡莫名就咯噔了一下,等她慢慢回過神的時候,又覺得有些好笑,她這又是在怕些什麼呢?她如今不過就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而太子殿下卻已是弱冠之年,要是她沒記錯的話,大約也是這一年,太子殿下娶了她第一任太子妃。
至於後來太子妃難產早逝……那已是後話了。
徐媽媽一壁說,一壁掃了眼跟在周氏身後的三個姑娘,那一雙三角眼閃著精光,停留在了顧明妧的身上。
徐媽媽還未發問,周氏倒是不刻意瞞著,只淡淡道:&ldo;這就是那個孩子。&rdo;
徐媽媽聽了這話一愣,周氏是安國公府嫡出的小姐,在家裡時何等的金尊玉貴,便是嫁給了顧翰清,這些年也是京城命婦跟前的表率楷模,遇上這樣的事情,她便是拘著身份不敢發作,對待這外室女的態度,也不應是這樣淡然無礙的樣子。
怎麼看上去竟沒有半點嫌棄?言語間居然似乎還有一些歡喜,這可真真是叫閱人無數的徐媽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顧家的家事,只要周氏喜歡,不跑到國公府來抱怨,便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