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4頁)
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 聯盟鎮乃聯盟地區首府,二者皆因位於鎮西莫那科磨坊的那座聯盟教堂而得名。聯盟鎮不大,鎮中心除了各政府機構外,還有南卡羅來納州立大###盟分校的校園,一個購物中心,和一些其他商店,包括全國性的連鎖店沃瑪特和幾家超市,聯盟地區人口3萬,近70%是祖籍東歐的高加索人,還有不到30%的黑人。該地區南部的大片區域屬桑密特國家森林,幾乎所有的居民都集中在北面的聯盟鎮及附近的幾個小鎮。這些鎮子周圍分佈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傳統型工業企業,就業人數1�3萬左右。 蘇珊的生父叫哈里·瑞·沃恩,原先是一名消防隊員,後來在一家紡織廠工作。1960年,當20歲的哈里與17歲的琳達結婚時,琳達已經懷上了別人的孩子。沃恩夫婦一起撫養了琳達的兒子邁可,和他們自己的兩個孩子,司各特和蘇珊。 在蘇珊兒時的記憶中,儘管母親閒居在家,但家裡總是亂糟糟的,父母總是在吵架,而且父親經常對母親拳腳相向,還不時揚言要殺了母親和他自己。哈里·沃恩的暴力行為源自他的酗酒,以及懷疑琳達對他不忠。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使蘇珊和她的小哥哥司各特一直生活在一種莫名的恐懼之中,總覺得不定什麼時候家裡就會出事。1975年,蘇珊的同母異父哥哥邁可企圖上吊自殺未遂,後來被輾轉送往公爵大學醫學中心等處住院,接受心理及精神病治療。這種不安定的家庭生活造就了蘇珊憂鬱的個性。一位小夥伴的媽媽形容幼年時的蘇珊是一個“鬱鬱寡歡的小姑娘”,“經常呆呆地坐在那裡,彷彿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在沃恩家人中,蘇珊與她的父親最親近。只要有哈里在身邊,小姑娘就會顯得特別開心。1977年,琳達向丈夫提出離婚,那時蘇珊剛過完6歲生日。在離婚判決書正式下達後兩星期,琳達嫁給了她現在的丈夫巴威利·盧索。又過了三星期,1978年1月15日,哈里·瑞·沃恩自殺身亡。 據警方當時的報告,哈里在離婚後更趨鬱悶,常將自己灌得酩酊大醉。自殺的當天,他砸破窗戶翻入琳達的住處。這對舊日夫妻從惡語相向到大打出手,琳達只得報警。當警察聞訊趕到時,哈里還在不停地揍他的前妻。哈里說他知道不應該打人,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請求警察把他關進監獄,以免再傷害別人。哈里後來把一支槍夾在兩腿之間,對準自己的腹部扣動扳機。那致命的一槍並沒有讓他即刻喪生,哈里還能掙扎著撥打911。急救車把哈里·沃恩直接送上了手術檯,但到底沒能挽回他的性命。 父親的自殺在小蘇珊的生活中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可能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蘇珊童年時期珍藏的兩件寶貝,一是哈里生前收集的硬幣,一是一盒錄有父親教她說話的錄音帶。後來有心理大夫認為,蘇珊成年後對異性的過分依賴,也和她從小失去父愛不無關係。 司各特和蘇珊跟著改嫁的母親從沃恩家郊外的平民住房搬進了繼父在聯盟鎮上等住宅區弗儂山莊的大房子。巴威利·盧索在聯盟鎮中心開了一家電器行。他先前也曾結過婚,和原配生養了幾個女兒。此人還熱衷於政治,早年跟過一陣民主黨,後來又倒戈加入了共和黨,再後來居然混上了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的執行委員。 其實蘇珊是一個老實聽話、學習認真的孩子。她害怕孤獨,渴望被人疼愛,所以從小學到中學,她一直都很勤奮努力。高中時,她是學校貝塔俱樂部的成員,加入這個俱樂部的條件是各科成績都必須在B(良)以上。她還參加了數學俱樂部、西班牙語俱樂部和紅十字會。蘇珊曾當選為學生義務工作者協會的會長,經常在社群醫院、養老院和當地為殘疾人舉辦的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做義工。 就是在高中的這段時間,蘇珊開始有意地改變自己的性格,或者說形象。一反以往的怯生生和鬱鬱寡歡,蘇珊在同齡人面前表現出有些不由衷的輕鬆愉快和故作的開朗大方。1989年,念高三的時候,蘇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