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4/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指家世出身,並不關涉到書;單這個字也不含嘲諷的意味。加上〃酸〃字成為連語,就不同了,好像一副可憐相活現在眼前似的。〃寒酸〃似乎原作〃酸寒〃。韓愈《薦士》詩,〃酸寒溧陽尉〃,指的是孟郊。後來說〃郊寒島瘦〃,孟郊和賈島都是失意的人,作的也是失意詩。〃寒〃和〃瘦〃映襯起來,夠可憐相的,但是韓愈說〃酸寒〃,似乎〃酸〃比〃寒〃重。可憐別人說〃酸寒〃,可憐自己也說〃酸寒〃,所以蘇軾有〃故人留飲慰酸寒〃的詩句。陸游有〃書生老瘦轉酸寒〃的詩句。〃老瘦〃固然可憐相,感激〃故人留飲〃也不免有點兒。范成大說〃酸〃是〃書生氣味〃,但是他要〃洗盡書生氣味酸〃,那大概是所謂〃大丈夫不受人憐〃罷?
為什麼〃酸〃是〃書生氣味〃呢?怎麼樣才是〃酸〃呢?話柄似乎還是在書上。我想這個〃酸〃原是指讀書的聲調說的。晉以來的清談很注重說話的聲調和讀書的聲調。說話注重音調和辭氣,以朗暢為好。讀書注重聲調,從《世說新語·文學》篇所記殷仲堪的話可見;他說,〃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閒強〃,說到舌頭,可見注重發音,注重發音也就是注重聲調。《任誕》篇又記王孝伯說:〃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這〃熟讀《離騷》〃該也是高聲朗誦,更可見當時風氣。《豪爽》篇記〃王司州(胡之)在謝公(安)坐,詠《離騷》、《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語人云,'當爾時,覺一坐無人。'〃正是這種名士氣的好例。讀古人的書注重聲調,讀自己的詩自然更注重聲調。《文學》篇記著袁宏的故事:
袁虎(宏小名虎)少貧,嘗為人傭載運租。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誦五言,又其所未嘗聞,嘆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訊問,乃是袁自詠其所作詠史詩。因此相要,大相賞得。
從此袁宏名譽大盛,可見朗誦關係之大。此外《世說新語》裡記著〃吟嘯〃,〃嘯詠〃,〃諷詠〃,〃諷誦〃的還很多,大概也都是在朗誦古人的或自己的作品罷。
這裡最可注意的是所謂〃洛下書生詠〃或簡稱〃洛生詠〃。《晉書·謝安傳》說:
安本能為洛下書生詠。有鼻疾,故其音濁。名流愛其詠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效之。
《世說新語·輕詆》篇卻記著:
人問顧長康〃何以不作洛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劉孝標註,〃洛下書生詠音重濁,故云'老嬋聲'。〃所謂〃重濁〃,似乎就是過分悲涼的意思。當時誦讀的聲調似乎以悲涼為主。王孝伯說〃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王胡之在謝安坐上詠的也是《離騷》、《九歌》,都是《楚辭》。當時誦讀《楚辭》,大概還知道用楚聲楚調,樂府曲調裡也正有楚調。而楚聲楚調向來是以悲涼為主的。當時的誦讀大概受到和尚的梵誦或梵唱的影響很大,梵誦或梵唱主要的是長吟,就是所謂〃詠〃。《楚辭》本多長句,楚聲楚調配合那長吟的梵調,相得益彰,更可以〃詠〃出悲涼的〃情致〃來。袁宏的詠史詩現存兩首,第一首開始就是〃周昌梗概臣〃一句,〃梗概〃就是〃慷慨〃,〃感慨〃;〃慷慨悲歌〃也是一種〃書生本色〃。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所舉的五言詩名句,鍾嶸《詩品·序》裡所舉的五言詩名句和名篇,差不多都是些〃慷慨悲歌〃。《晉書》裡還有一個故事。晉朝曹攄的《感舊》詩有〃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兩句。後來殷浩被廢為老百姓,送他的心愛的外甥回朝,朗誦這兩句,引起了身世之感,�